我们知道,高血压病的发生,通常与种族、遗传、肥胖、食盐多、口服避孕药及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判断高血压病的标准是,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因此,必需采取适当的保健措施。
1、控制情绪激动、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精神压力,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非常大。
2、均衡饮食,加强营养,睡眠充足,适度锻炼。多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摄盐应控制在6克以下。戒烟少酒,不宜做剧烈运动,平时锻炼应选择做一些轻、中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老年保健操等。
3、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时服药,平稳控制血压,最好自备一个血压计做好家庭自我血压监测。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血压缓慢降下来,以后长期巩固。降压药不可自作主张随意服用、减量、加量或停用。降压药品种很多,关键是适宜自己、能控制血压。一般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人或慢性肾病者血压宜应控制在130/85mmHg以下。血压大于160/100mmHg的患者,一般需服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方能控制。入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免夜间血压过低,诱发缺血性脑卒中,最好在睡前3小时服药比较安全。
高血压患者体检必检项目
肝肾功能:
因为药物多经肝脏代谢,肝功检查能评价治疗药物对肝脏的影响。肾脏的病变可以引起高血压,肾脏又是受高血压危害的器官。肾功能受损乃至肾功能衰竭,是高血压并发症之一。
血脂:
高血压病人往往合并有血脂升高,它们都是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故血脂检查能帮助了解血脂是否升高,以决定是否使用降脂治疗。
血糖:
一方面血糖与动脉硬化有关,另一方面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
尿常规:
高血压病人在早期肾脏受到影响时,肾功能可能无变化,而尿中已出现微量蛋白,且尿蛋白也可反映高血压肾病的严重程度。尿糖的出现可提示是否同时伴有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常有共同发病基础。
心电图:
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因为心脏是易受高血压累及的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外周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会造成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结构发生改变的心脏还可以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等。
心脏彩超: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存在心肌肥厚、心肌重量增加。心脏彩超能了解心脏的形态,估计高血压对心脏损害的程度,并能排除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心肌肥厚。
治疗高血压有哪些常见误区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选择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1、降压过快过低。
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2、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六十岁以上老年人降压标准可放宽至150/95mmHg。
3、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
高血压单纯依靠降压药治疗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多摄取含钾、镁等矿物质的蔬菜水果,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还应减轻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