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有刺青的习惯,而在唐宋时期,刺青更是一件流行事,只是在有的朝代,只有犯人在刺青。
中国刺青发展史如何?唐宋为什么流行刺青?
中国古代,纹身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刺青”。先秦,“刺青”名美事儿不美,黥刑。谁不好好修长城,秦始皇就在他脸上刺俩字:“城旦”。进入唐宋,刺青的历史才快乐起来。
自百越(秦汉时期对壮、布依、傣、侗、仫佬、水、毛南、黎等 8 个民族的统称)以来,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便有纹身的风俗。
《汉书·地理志》:“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
南方多水,水中猛兽是先民生存的一大威胁,再加上笃信神明,先民以龙为鳞虫之长,水神之首,将神龙形象刻画在自己身上是想将自己化妆为“龙子”,这样可得到龙神庇佑,躲避侵害。
此外,先民以神龙为图腾,以龙为宗,傣族的纹身就有“别异同,孝祖宗”之用。无纹身者,生前得不到本族认同,不能与他族区分,死后也不能在祖先那里认祖归宗,这是十分残酷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 其先禹之苗裔……纹身断发, 披草菜而邑焉。”纹身,对南方少数民族而言是“族徽”一般的存在。
唐人爱诗,也爱刺青;二者融合,就成了把诗刺在身上。
有人刺下了王维整本的《辋川集》,有人刺下了白居易、罗隐诗百首,有些富二代还会把自己睡过女人的姓名、年龄、相貌、地址全部刺在身上,称之为“针史”。
唐代刺青以蜀人手艺最好,图案多选蟾蜍和蝎子。长安出现了最早的专业刺青师,“札工”。想来唐代札工一定技艺了得,或许还会优于今人,不然这么长篇大论岂不要活活疼死?
宋——刺青的都是美人
宋人有钱又爱玩儿,再加上唐代的铺垫,刺青在宋代已经开始平民化、普及化。以《水浒传》为例,施耐庵给刺青取了个美妙的名字:“花绣”。书中花绣最美的有三位:鲁智深、史进,燕青。
鲁智深外号“花和尚”,《水浒传》第27回:“三拳打死了一个镇关西,逃走上五台山,落发为僧,因他脊梁上有花绣,江湖上都呼他做花和尚鲁智深”。
史进的纹身应该很美,他老爹史太公是这样晒儿子的:“老汉的儿子……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史进的花绣在“肩臂胸膛”上,鲁智深的在“脊背上”,燕青则是刺了“一身遍体花绣”,这一身花绣有多美呢?让北宋名妓李师师告诉你。
“李师师笑道:‘闻知哥哥好身纹绣,愿求一观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贱体,虽有些花绣,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体?’李师师说道:‘锦体社家子弟,那里去问揎衣裸体!’三回五次,定要讨看。燕青只得脱膊下来,李师师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
燕青一身花绣犹如“凤凰踏碎玉玲珑,孔雀斜穿花错落”,想必李师师摸那一下定是浑身一抖。
宋以后,刺青就没什么美妙的历史出现了。元代纹身者众多,朝廷还以纹身为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