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闻说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要吃碘盐为什么?吃了碘盐会影响宝宝吗?如果一直不吃,那孕妇缺碘又会有什么后果?孕妇如果正确健康的补碘?
“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怀孕期间不要吃碘盐”的说法在微信朋友圈被频频转发,导致有的市民,特别是孕妇开始排斥碘盐。2015年上半年,长沙市疾控中心对我市孕妇和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孕妇处于“碘摄入不足”状态,8-10岁儿童处于“适宜碘摄入”状态。疾控专家提醒:“补碘过量”纯属误传。
抽样调查 误信流言,长沙孕妇碘营养水平堪忧
社会上一直流传“补碘过量得甲状腺疾病”的说法。越来越多的人排斥加碘盐而食用无碘盐,尤其是孕妇,她们觉得怀孕是特殊时期,最好不要吃人工添加的东西,包括碘盐,结果导致孕妇出现了碘缺乏。
2015年上半年,长沙市疾控中心对孕妇和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进行抽样调查,共采集了1890名儿童和900名孕妇的尿样进行尿碘检测,调查结果显示: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86.1μg/L,处于“适宜碘摄入”状态;孕妇尿碘中位数123.4μg/L,处于“碘摄入不足”状态,其比例高达60.89%。
尿碘是判断人体摄入碘量的最敏感指标,普通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中位数在100~199μg/L之间,尿碘中位数≥300μg/L为碘摄入过量;孕妇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中位数在150~249μg/L之间,尿碘中位数≥500μg/L为碘摄入过量。
专家释疑
胎儿和婴幼儿期,缺碘造成的脑损害不可康复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碘缺乏极为敏感,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时,脑的发育首先受到不可修复的损害,一旦形成,抱憾终生。因此,从脑发育离不开碘这个角度上说,碘是“智力元素”。孕中期3个月,此时胎儿内耳与大脑皮层发育,但母体的甲状腺激素难以通过胎盘,同时胎儿甲状腺自身的分泌功能尚未完善,胎儿甲低可能最严重。胎儿时期的甲状腺功能低下会严重影响脑细胞增殖、分化等各个环节,从而引起智力障碍、运动障碍、耳聋,甚至流产、早产、死产等。出生后碘缺乏仍然得不到纠正,或由于甲状腺萎缩,持续甲状腺功能低下就会影响机体多种蛋白质的合成,以致出现体格矮小、骨龄落后、性器官发育落后、毛发异常等各种表现。因此,建议女性在准备怀孕前和孕3月进行碘营养水平检查。
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碘缺乏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补碘以后,经过一定时期甲状腺肿大可以恢复正常。
专家支招
食盐补碘,简单、经济、安全、有效
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以及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含碘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长沙属于碘缺乏地区,人们仅通过食物获取的碘量会不足,因此加碘食盐成为人体补碘的重要来源,不考虑烹调损失,对碘摄入量的贡献率约为80%。
“食用加碘盐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补碘方式。”申晓君说。简单——人们可以在一日三餐中通过食盐就补充了碘,比每天注射针剂或服用药片方便;经济——与其他补碘方法相比,食用盐成本最低;安全——我国有严格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食用合格的碘盐既能满足人体需要又不会中毒;有效——只要坚持合理食用碘盐,每人每天就可以从碘盐中获得150~200μg的碘,再加上日常生活中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一部分碘,这个量足以满足人体的需要,能有效防治碘缺乏病。
人体的碘储备能力十分有限,作为人体“碘库”的甲状腺,即使储满碘也仅能维持两三个月。多余的碘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每天都需要补碘,一旦停补,碘缺乏病就会“死灰复燃”,所以补碘需要长期化、日常化和生活化。食盐加碘以其易推广、易操作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