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干部被政务撤职处分,政务撤职处分和普通的处分有什么区别?还是说只是说法不同?政务撤职处分后有什么影响?
闹得沸沸扬扬的仝卓高考身份问题,已一群人的撤职、警告处分告终,其继父被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
什么是政务撤职呢?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政务处分。
政务处分是指国家监察机关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给予纪律处分和惩戒。《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一条和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这是“政务处分”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并代替了公务员法中的行政纪律处分,完成纪律处分体制从分散到集中、从纪律责任到法律责任的转变。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惩戒措施。
政务处分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从主体看,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作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
从处分对象看,政务处分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包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和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而行政处分的对象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从处分方式看,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手段。而根据监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可见,政务处分不仅包括上述六种方式,更留有法律解释的空间。
政务处分是指国家监察机关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给予纪律处分和惩戒。
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
二、处分对象包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和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三、惩戒手段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其中“开除”是最严重的政务处分,意味着公职人员的“饭碗”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