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天晴问答>正文

“文化沙漠”是什么意思?哪些城市被称为“文化沙漠”?

提问于:2020-10-08 10:06:25提问者:天晴网友

这两天看书看到一个生僻词,“文化沙漠”,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某地没有自己的文化吗?还是被入侵文化占领的意思?哪些城市被人们称为文化沙漠?

最佳答案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术语,泛指人类在科学、艺术、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就,如中国文化,文化遗产。文化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的,在不同的世代、不同的国家各地、不同的社会团体,文化也是不同。

“文化沙漠”这一词最先用于深圳,因为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后来又转嫁到广东身上,而广东被认为是文化沙漠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广东经济发展快,经济成就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文化成就的光芒;二是广东全国性的文化遗产偏少。

文化是很重要吗?当然很重要,文化可以启迪人的思想与精神,可以建设道德和人格,可以开拓眼光与气度,更重要的是维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的绿洲。

香港

香港素有“文化沙漠”之称,但是,相信持否定意见的占大多数。香港到底有没有文化?香港文化不是完全消失的,可是却是负面的多,正面的少。

以每年7月书展为例,书展入场人数很多,说明阅读风气很浓,可是书局销量仍处于低谷阶段,两者都有明显的矛盾,到底是什么原因?其实,他们没有闲暇去光顾书店,富人可以花几万元办一桌酒席,中产人士可以花几千元买视听器材,年轻人可以花几百元去吃喝玩乐,但他们不愿花几十元买本书,花几元订份报纸。书展对他们来说,这是盛事,有些人并不是认真买书,而是凑热闹;有些人买书并不是阅读,而是藏书说明主人的品味。

不管正面或负面,香港到底有什么文化呢?

香港有的是功利的商业文化。香港商业蓬勃,自然有商业文化的出现。然而,商业文化却是极端功利的。香港人向来重名利,金钱挂帅,唯利是图。为了赚钱,投机取巧,务求不劳而获,甚至牺牲了自由以及扭曲了人格。这个社会充斥物质丰富,缺乏心灵富足,很多人拥有金钱,却缺乏了爱。久而久之,暴露出个性的自私,众人各怀鬼胎、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这就是香港特有的文化吗?

香港有的是封闭的教育文化。母语教学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学校教育毫无顾及学生的心理和兴趣,与现实的社会需要相悖,欠缺创意思维,学习以应付考试为标准。学生不热衷阅读,也不重视创作,不用说思考。教师素质不理想,沉沦在可观的薪水中,教学不思进取,欠缺自主性,还有上课节数又多,图书仪器匮乏,这不能不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封闭的教育文化还会继续吗?香港教育前途未可乐观。

香港有的是低俗的潮流文化。现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爆炸,青少年对潮流特别敏锐,沉迷上网,随波逐流,盲目跟从,将道德及宗教信仰抛诸脑后,陷入情绪亚健康的危险。电影电视风格日趋卑下,往往扭曲历史见证,尤其是无厘头文化,以庸俗粗浅或暴力血腥的剧情为主,观众耳濡目染,无日无之,脑海中只有暴力和色情,对历史还有多少真确的认识?听说教育署正在考虑取消历史科目,令人担忧。

香港曾经是殖民地,决定了它的命运,已经是一个东西文化汇聚的地方。我们经常吃着汉堡包与肯德基,不再吃叉烧包,喝着威士忌和XO,不再喝竹青酒,跳着爵士舞和街舞,不再跳土风舞。为了与世界接轨,在我们的母语中嵌入“洋腔”。看呀!美国人与世界接轨,他们还是自己,英语不会嵌入“中腔”或外国语言。他们以自己的价值和色彩去涂抹世界,世界就变成了自己的颜色,我们呢?失去自己,我们真是世界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的,呜呼!

别让文化沙漠继续扩大。我们应首先重视香港文化,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有西方所缺少的优点,就是中国六千年累积的人生智慧,指导我们修养人格,建立人生的价值取向,商业文化不再功利,教育文化不再封闭,潮流文化不再低俗,不断建构了自己的新文化,设法使文化沙漠正在消失中,有一天会有文化绿洲的出现了。

我们并不是排斥西方文化。希望香港保持中西文化交汇点的地位,汲取不同民族文化,使香港能达致成为国际文化中心的使命,让我们跳出香港,迈进亚洲,终于在世界上立足,希望世界永远是我们的。

深圳

深圳历史文化底蕴太浅薄,想想二十几年的城市,跟百多年历史的国家(美国)一样,能有什么文化底蕴呢?多是应用层面的快餐文化,找不到“根”的专家学者认为的浅薄的文化。

从另外一角度来说,深圳又是国内读书气氛最为浓厚的地方,但多为现学现用的“术”,并非深奥空虚的“学”。所以学术方面的创见并不多,多的是应用级别的技术,而且处于国内的前沿。如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动漫等多个方面。

而且,深圳为国内购书上花费最多的城市,深圳的图书馆为国内一流,而且免费对外开放。深圳正以自身经济上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逐渐洗刷“文化沙漠”这一印象。

网友8465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问答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