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健康>正文

宝宝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关注预防宝宝流鼻血的小妙招

发布于:2020-05-20 10:21:48发布者:天晴网友

小婴儿是很娇弱的,护理不好是容易生病的,春季是火气很大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家长如何更好地护理宝宝呢,防上火是必须的,其中流鼻血就是上火的表现,生活中如何预防宝宝流鼻血呢?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2岁以前的小孩很少有鼻出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小孩鼻腔的毛细血管网发育还不健全。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也叫黎氏区。这种血管网很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粘膜层。

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当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异物或鼻肿瘤等。

2、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3、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4、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

同时,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鼻出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局部的,也有全身的。局部的原因有鼻部外伤、鼻前庭炎、鼻腔异物、鼻血管瘤等;全身性的原因有上呼吸道炎症、再生障碍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维生素C缺乏、血友病、白血病等。

在发生鼻出血时多见血从前鼻孔流出;或经后鼻孔流至咽部,出血量大时两种情况可同时发生。有时鼻血流至咽部,也可表现为“吐血”,这是因为当鼻出血严重时,较多的血被咽下,刺激胃部,除可引起腹痛、面色苍白、出虚汗外,还可呕吐出咖啡样物,即胃酸与血液发生反应,致使血液变成咖啡色。鼻血咽下经胃肠道排出还可出现黑便。当出血量过大时,就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长期反复出血还可造成贫血。

儿童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并且90%以上的儿童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由动脉和静脉血管构成的血管网。这里的粘膜薄,静脉没有瓣膜,医学上称为鼻腔易出血区。由于位置靠前,当受到外力冲击时,不堪一击,很容易发生出血。

孩子鼻出血时,家长千万不要慌张,应将患儿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略向前倾,不能仰卧位,也不能头向后仰,以免血液呛入呼吸道。若血流入咽部,刺激咽部咳嗽后会加重出血。这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用手指在鼻翼上稍施加压力3—5分钟,也可用消毒棉花蘸0.1%肾上腺素溶液或云南白药,填塞鼻腔10分钟,然后轻轻取出棉花。

鼻腔是呼吸道的哨所,鼻腔内有一层粉红色的粘膜,粘膜上分布着血管和腺体。当吸入外界干燥的空气时,鼻粘膜具有加温、加湿和过滤空气的作用。春天气候干燥,鼻腔粘膜也干燥。有的小儿总爱用手指挖鼻孔,这时会损伤鼻粘膜,造成鼻子出血。

为了防止室内干燥,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空气加湿器,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及富含营养且清淡、易吸收的食物,防止维生素C、B1、B2等的缺乏。鲜生地、鲜白茅根、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也可把空心菜250克洗净,和糖捣烂,冲入沸水中饮用,起到清热凉血的功效;鼻腔内经常涂一些金霉素或红霉素眼药膏,以防止鼻部粘膜干燥,另外要戒除孩子挖鼻孔的不良习惯。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 宝宝频繁呛奶是肺炎吗 揭秘宝宝频繁呛奶真相

    一些家长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发现自己宝宝经常都会出现呛奶的现象,很多家长一头雾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在经过一些一知半解的了解以后得知宝宝频繁呛奶可能会跟肺炎有关系,于

  • 宝宝怎么饮食健康 5个饮食方法让宝宝更健康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要人群,每天都在长辈人的关怀下长大,近年来,因各种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让许多宝妈宝爸们十分担心孩子的饮食问题,那如何让宝宝的饮食更健康更安全呢? 1、

  • 宝宝磨牙是怎么回事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磨牙

    有的家长老是会听到宝宝磨牙,他们也在想办法避免孩子磨牙,但是,如果没有找到原因,避免磨牙的方法能够达到效果是很小的,既然这样,宝宝磨牙是怎么回事呢?哪些原因导致宝宝

  • 宝宝吃零食有哪些危害 有的零食儿童吃不得

    在生活中,喜欢吃零食的小朋友特别多,对此,家长们也是很无奈。但是宝宝吃零食的危害是很大的,家长要注意了。那么,你知道吃零食的危害有哪些吗?哪些零食最好别吃呢? 在生

  • 宝宝皮肤干燥如何护理 盘点如何应对宝宝皮肤干燥

    生活中,如果遇到宝宝皮肤干燥的情况,家长们就应该引起重视了,长此以往就可能对孩子的皮肤造成损伤。宝宝的皮肤相比成人要娇嫩很多,如果天气干燥加上宝宝的肤质关系,皮肤

  • 宝宝反复发烧莫紧张 及时医治很重要

    宝宝发烧是机体一种对疾病的自然反应,所以发烧本身证明宝宝的身体里还存在致病因子。反复发烧有很多原因,所以不必惊慌,而是要积极的进行医治。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时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