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冬季进补养生的好时段,此时段天气寒冷,进补宜温热补阳,以抵御寒邪。那么,冬至进补吃什么好呢?下面为你盘点冬季进补食物以及进补宜忌。
冬至进补食物盘点
宜于冬至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血虚;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平补:猪肉及其肝、肾、肺等,蛋类、母鸡、鸭、豆腐等,芹菜、萝卜、桂圆、蘑菇类,蜂蜜、蜂乳等。
滋补:甲鱼、鲫鱼、淡菜、海带、海蜇、梨、橘、苹果、香蕉、百合、芝麻、绿豆、赤豆、豌豆、黄花菜、银耳、燕窝等。
温补: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内脏,狗肉,公鸡,鹅,海参,乌贼,鹿肉,大枣、核桃、扁豆,薯芋类,葱、蒜、韭、姜,蚕豆,小麦粉,酒类等。
冬至进补除了注意食物的选用外,还须注意烹制技法:滋补食品,宜清炖、清蒸或煨汤,口味清淡;温补食品,宜红烧或酱卤,口味浓重;平补食品,可二法兼用,口味则以平和为主。
此外,冬季进补还要根据地区来。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冬至进补饮食宜忌
冬至进补,补对了能强身健体,补错了会适得其反,因而冬季进补要特别留意,不要乱补。下面为你介绍冬至进补饮食宜忌。
宜粥糜
古代养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宜喝些热粥。《饮膳正要》中认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如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赤豆可使人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的习惯。冬日宜食养心除烦的麦片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
宜温热之品
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如宜吃牛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晚餐喝一小杯酒,对中、老年人养阴大有裨益。体肥胶者忌肥甘温热厚味。
宜坚果
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很多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还有坚果大多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脏,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再有冬季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且因人而异。冬日应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花生、葵花子、榛子、杏仁等。
忌乱补
进补虽说老少咸宜,但应因人而异。身体强壮的人不需要进补。一般来说,中年人以健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肾气为主。年轻人,身体健康、阳气旺,不宜用“补阳”之品,饮食营养均衡充足即可,进补宜适当偏于补阴。冬天易患病者,春、夏季易发老毛病者,中、老年人,冬令进补正当时,不过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对于体虚者,补虚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别,并且还要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过偏则反而引发疾病。因此,冬令进补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忌过于滋腻厚味
对于身体虚弱、脾胃消化不良者来说,腹泻、腹胀是家常便饭,他们不论吃下什么补药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他们的冬补重点在于恢复脾胃的功能。而过于滋腻厚味不仅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还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冬令进补应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忌盲目食狗、羊肉
尽管冬至吃狗、羊肉滋补进养,但在吃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和其他食物的搭配,就有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吃完狗、羊肉火锅后不宜喝茶,可诱发便秘,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点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以防“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