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边或多边自贸区(FT-Area),另一种则是国内自贸区,也被称为自由贸易园区(FT-Zone)。
前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构想中的亚太自贸区即在这一范畴内。
后者则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就进口关税而言,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上海自贸区就被视作此类型。
20世纪中叶以来,自贸区随着经济全球化、投资与贸易自由化而快速发展。作为中国国内的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在诞生不久即表现出了非凡的活力。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透露,2013年上海自贸区内投资企业完成经营总收入14200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工商税收472亿元,同比增长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将上海自贸区形容为“原来特区的升级版”。他表示,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建立深圳特区,从蛇口工业园开始,到后来放大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后来浦东的开发开放以及海关的特殊监管区等等,这些园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了园区政策和管理体制的设计,在每个阶段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在当下,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但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的上海自贸区所拥有的发展空间,已然超过了特区、经济开发区,堪称“空前”。
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总理***在调研上海自贸区时,指着留存35份写有限制措施文件的橙色桌面说,要继续压缩负面清单,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央对上海自贸区的态度,一波又一波的自贸区申报浪潮袭来。包括天津、广东、重庆等30个省市明确表态要申报自贸区。甚至在上海自贸区正式获批落地之前,浙江舟山就在积极争取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在舟山落地。
有媒体如是总结提出申报的各个地方的复杂心态:“既有地方的实际需求,也有对地区间新的博弈和竞争的担忧,当然还有将自贸区等同于优惠政策的传统依赖。”
自贸区和过去的经济特区没有太大的分别,就是用政策、用税收优惠来吸引资金,特别是吸引外资到本地来投资项目,带动本地经济。长期以来,中国的高关税、增值税都是全球性企业入华的最大障碍,面对内地企业出口退税的优惠,外资企业竞争力大减。但是随着开放幅度的增大,地方政府需要给外来企业更大的政策优惠才能吸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