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其中血吸虫病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血吸虫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洪水汛期怎么预防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什么?
洪水汛期,尤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血吸虫病是是接触疫水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
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洪水汛期怎么预防血吸虫病?
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注意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疫水后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
1、疫区居民和参加抗洪救灾人员,要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尽量缩短接触时间、次数和暴露面积;
2、必须接触疫水时应尽可能做好个体防护,如穿高筒胶鞋、带胶手套,穿防护衣裤;
3、不可避免接触疫水时,下水前在将要接触疫水部位涂抹防护药膏。
4、不直接饮用疫水,不在疫水中游泳和洗刷用具,饮用水一定要消毒或煮沸。
5、接触疫水1至2天内,出现点状红色奇痒的丘疹,或在2周内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以及1月左右出现发热、畏寒、腹胀、腹痛、腹泻、肝脏肿大和肝区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到就近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