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天晴问答>正文

人大导师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提问于:2020-09-19 17:58:54提问者:天晴网友

据说人民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和导师决裂,导师甚至发表公开信与这名研究生断绝师生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原因和内幕?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最佳答案

2015年9月19日,刚考入人大历史系2015级硕士的郝相赫,在人大图书馆读到李凭的《北魏平城时代》,“对李凭分析政治史的思路非常钦佩”,于是他就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夸赞这本书的一条读后感。发读后感应该也没什么,但是他在这条读后感里赤裸裸地批评人大老师。

郝相赫写到,“李凭先生的书年轻时对北魏史料掌握得不熟悉因而没读懂,今天再重读才读出味道来。我曾嘲笑田教授一代宗师,门下却不是庸才(阎步克,韩sf之流),就是不愿意当黄种人的汉奸。直到读了李凭先生的书,这个观点再也不成立了。可惜如此英俊却南下澳门了,真有衣冠南渡之感。”

中午,这条朋友圈言论被其导师孙家洲看到,并对“郝相赫对阎步克先生韩树峰先生无端嘲讽”,感到“极为震怒”。当即孙家洲发出公开评论,“怒斥狂徒”。但他的评论,“无法显示”。

随后他发表公开信,表示和郝相赫断绝师生关系,并且他以后的一切言论均与其无关。

学生回应:评论只涉及作者的学识能力,没有人格攻击

郝相赫表示,对孙家洲的公开信内容,他与老师的理解有差异。他称,自己发表关于老师的言论,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而这“是一个内部空间、私人空间”,因此“说话自然随便一些”。如在“公开领域,我绝对不会说两位学者不好”。

郝相赫也表示,作为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招考的硕士研究生,他将不惜一切手段维护作为研究生的合法权利。

但是据他在人大的学长说,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在朋友圈公开攻击该校老师了,有截图为证:

“人大最大失误就是不改从这个(北大历史系)垃圾系引入大量的唐宋领域老师…。”

“听说微博上有壮士骂阎步克这个垃圾,我很高兴。阎步克这种人,也算有点水平,唯一就是名高于实,没多少水平却俨然魏晋南北朝史的代表一般,他都称代表了,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就真完蛋了。”

“两三子”作出评价称,孙家洲作出决定并非“过激”,实在是“克制”,而不论其作出何种决定,都是郝相赫咎由自取。

我个人觉得,学生肯定是错的,他被解除关系也是咎由自取。支持孙教授的做法。郝以秽语肆意臧否学界同仁,等同于将师门与学界对立。郝是日语专业毕业,不做学术影响不大,断不至前途尽废,而师门数十人的前途却要因狂生逞口舌之快而受累。孙教授将之逐出师门,可谓公正之举。钱钟书也很狂,但是他有狂的资本,一个研一的学生就这么叼,肆意侮辱别人,还是比自己的学者,实在是不应该。话说,文人相轻,但也不至于公开侮辱,被开除,自找的,一个字,活该!!

网友8381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问答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