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英文:Empowerment)(中文另译为赋能、充权、充能、授权、授能等)有不同的解释。根据社区心理学(community psychology)家(如Rappaport, 1987;Perkins & Zimmerman, 1995)的一般说法,赋权是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过程或机制,而使获得掌控(control)自己本身相关事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根据研究显示,知觉控制(perceived control)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并能预测正向的健康行为,以及与促进社会行动及政治参与有关。
赋权是一个较概括的过程,含有“公民参与”(citizen participation)与“社群意识”(sense of community)的概念。
赋权的重要价值
许多社会问题的存在,乃是起源于资源分配不均,这些无法获得资源的人最好是透过互相、帮助别人或自己努力去争取他们应得的权利,而不是让社福机构或慈善团体来满足其需求。
赋权观点是以“健康促进”取代传统的修复问题,以“发掘优势”取代传统的将危险因子收集成册,以寻找“环境影响”取代传统的责备受害者(victim blaming)。
赋权的重要特性
具有多层次(个人、团体、组织及社区)与多面向(人际、社会、行为、组织及社区)的构念
涉入由下而上(bottom-up)的改变
在不同脉络下的情况亦有差异
发生在一个集体脉络(collective context)之中
是一段进程而非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专业者的赋权角色
在赋权的过程中,专业者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collaborator)与促进者(facilitator),而不是专家(expert)与咨商师(counselor)。
一位协同合作的专业者应学习有关赋权对象(亦称参与者)的文化、世界观与其生命奋斗过程,并与其一起努力而不只是鼓吹他们去做。
专业者的技巧、利益或计划等不应强加在社区,而是成为社区的资源之一。
专业者要介入什么,应视当地人文的特殊性而定,而不是事先就决定要做什么,并且将其套在所有的情况。
虽然人际测量与评估技术是需要的,但要考量如何地进行(在哪里、对象有谁),而专业者不能自动就假定是像在医疗院所里心理治疗师对病患个案一样的操作方法。
赋权理论的开拓者
Julian Rappaport
Marc A. Zimm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