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礼乐”还是儒家的根本,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重修礼乐。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还记得王阳明说的“理者礼也,心即理也”吗?其实也是“心既礼也。而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
先秦时候的人,要是没玩过几把音乐,不懂音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但是注意“礼乐”单指主旋律音乐,是一种规矩,目的是为了洗脑,哦不,说教,所以又叫雅乐。说白了,如果是周朝天子,那么就可以天天吃着火锅唱着歌,这是身份的象征,所以探子大哥的音乐叫艺术,大哥的音乐是为了教育小弟们要听大哥的话。
但是我们知道还有个成语叫“礼乐崩坏”,啥意思呢?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几个有理想的小弟,他们看懂了大哥的套路,于是梦想有一天也能高雅一回。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一天小弟们发达了,就明目张胆的享受大哥的音乐,那么这样就坏了规矩。这件事让孔子很不爽,我们知道孔老师是周朝的遗老,最让他愤怒的是,他发现有些小弟自己没什么文化,玩不转高雅的音乐,就喜欢看露大腿露胳膊的节目。孔子觉得这个世界都是被这种低俗的音乐搞坏的,而这种低俗音乐就叫“郑卫之音”。后来大伙觉得郑卫之音比起让人昏昏欲睡的主旋律音乐还是挺好听的。人活着不就是为了享受吗?于是不管大哥还是小弟都不装高雅了,纷纷开始三俗了。
权谋兵书《鬼谷子》,为什么会被汉武大帝视为禁书
关于纵横家的长短术,似乎很容易能让一个屌丝逆袭。真是这样吗?还真是,为什么?其实在先秦时代是没有纵横家这个称呼的,直到韩非子才给纵横家定名,直到西汉末年,王莽时代的刘向、刘歆父子才把纵横家称为纵横家。其实纵横术和儒术一样是个技能。并不一定非要分清派别,比如儒家的子贡曾经用了长短术完成一次史上最牛逼的布局:子贡救鲁。长短术是一种技能,这里必须要说清楚,比如《战国策》里说的那些事情,绝大部分人其实不是纵横家,但是他们是政客,谋士。读兵法的也不一定非要是兵家。有用,实用才行,纵横家又不是学术组织。那么纵横家是从何而来的?这事儿韩非子慨括过,说联弱抗强叫纵,联强击弱叫横。时代造就英雄,能改变时代的永远是思考者。
春秋五霸之后的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尔虞我诈,但是大家打来打去,虽然是弱肉强食,但是谁也不服谁。无非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之所以被称为战国,就是因为诸侯们吃饱饭,没事儿把战争当成主业。“强者注定胜利,弱者注定失败”成了诸侯们的坚信的铁律。所以那些牛逼的赵国,楚国,秦国,以及曾经牛逼的魏国,齐国都整齐划一的在撕逼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个局,怎么破?诸子百家们为这事儿操碎了心,比如儒家说孝悌,爱父母,爱兄弟,墨家说兼爱,爱邻居,爱路人,法家说法制,杀儒家,杀墨家。最后问题没解决,诸子百家又开始撕逼了。
而向来务实的兵家孙武曾经提供过一个答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说最牛逼的办法是用谋略战胜对手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用外交手段,实在不行再撕逼。但是先秦诸侯和百家诸子们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和理论忙的不亦乐乎呢,诸侯们的逻辑是攻城、伐兵、伐交,伐谋。似乎搞反了。除了撕逼就没别的选择了吗?这时候有一群屌丝抽着中南海的烟,吃着泡面,为这事操碎了心。是不是有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