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国宝是在什么环境下繁殖与生长的?探访成都大熊猫基地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题:国宝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繁殖与成长的?探访成都大熊猫基地
记者叶攀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不仅深受我国民众的喜爱,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也纷纷被其“圈粉”,大熊猫还被派往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友谊的使者。
资料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宝宝们在熊猫乐园卖萌,憨态可掬,迷倒众粉丝。安源摄
那么,身为国宝的大熊猫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繁殖与成长起来的呢?22日,记者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成都大熊猫基地”),一探究竟。
资料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宝宝们在熊猫乐园卖萌,憨态可掬,迷倒众粉丝。 安源 摄
以6只野外病、饿大熊猫为基础 培育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保护种群
成都大熊猫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始建于1987年,主要从事和开展我国大熊猫迁地保护、科研繁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野放研究、保护教育和生态旅游及文化品牌打造等工作,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科研繁育阵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邛崃山、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冷箭竹部分开花枯死,1974年至1983年期间,共有250只大熊猫饿死。1974年至1993年,成都会同相关单位共抢救野外病、饿大熊猫63只,有75%经积极救治得以痊愈放归自然栖息地。
但是,由于救护个体健康状况以及野外栖息地状况,最终有6只在成都大熊猫基地(原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进行人工饲养,这6只大熊猫中,3只雌性熊猫分别是“美美”、“果果”、“苏苏”;3只雄性熊猫分别是“强强”、“川川”(9号)、6号。
成都大熊猫基地以这6只病、饿大熊猫为基础,在未从野外捕获一只大熊猫的情况下,截至2017年10月,共繁育166胎、255仔,现存184只,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保护种群。
大熊猫“成就”“双好”。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圈养大熊猫保护科技实力最强、科技成果最多
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成都大熊猫基地以科技手段推动圈养大熊猫种群健康增长和支持野外就地保护。
截至目前,基地园内有大熊猫97只,野放中心13只,国内其他动物园展出42只(不含成都动物园4只),国外20只(美国4只、日本8只、加拿大2只、西班牙4只、法国2只)。
基地拥有科技部和四川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取得各级科研成果70余项。
基地科研团队在大熊猫繁殖育幼、疾病防治、遗传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同领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众多标志性成果,其中“大熊猫双胞胎育幼研究”、“大熊猫DNA指纹探针研究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等成为了20世纪保护大熊猫从抢救、繁育到遗传保护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原创性地解决了多项大熊猫保护世界性难题。
成都大熊猫基地为推动全球圈养大熊猫保护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内外公认为开展圈养大熊猫保护科技实力最强、科技成果最多、应用推广效果最好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示范单位。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宝宝们在熊猫乐园晒太阳,享受阳光浴。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系统中率先开展公众保护教育工作
成都大熊猫基地在大力开展大熊猫科研繁育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保护教育,把向海内外公众传播以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成为了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保护教育机构。
成都大熊猫基地于2000年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系统率先开展公众保护教育工作,并成立科普教育部。
目前,熊猫基地与众多国家和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网络,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