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气温逐渐降低,本是万物蛰伏之时,却是高血压病人的“多事之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尤其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所以,隆冬季节即将来临,提醒高血压病人,一定要警惕病魔偷袭。
一、事实:冬季血压难控制
高血压患者和心血管医生都有这种感觉,每当严寒来临,降压药好像都变成假的了,原来一片药物血压调整的很好,现在两片也控制不住了,原来只是感觉和经验,没有证据,而近年美国心脏学会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让我们彻底了解了冬季高血压患者到底发生了什么。研究对44万多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患者遍布全美15个城市,北至寒冷的阿拉斯加,南至温暖的波多黎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地域、种族与性别,冬季血压控制正常者要比夏季低8%。
二、原因:热胀冷缩、血管收缩
高血压是一种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基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患者交感神经的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具体表现为:平时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不易适应。冬季到来,寒冷刺激会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此外,就血管本身来说,也遵从“热胀冷缩”的原理,夏季炎热血管扩张,冬季寒冷血管收缩。另外,由于冬季人们体重增加、饮食习惯改变和运动过少也可能引起血压增高,同时,冬季饮食中可能摄入更多的盐,也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
三、后果:心肌梗死、脑卒中集中高发
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血压波动性增大,其主要危险是导致急性并发病,尤其是脑出血、脑梗塞及心肌梗死等增多。打个比方,就像橡皮水管,到了天冷的时候,橡胶就会变脆,如果水压增大,就容易裂开,我们的血管也是如此。每年冬季,尤其是气温骤降时,各医院急诊室里卒中病人便人满为患,心肌梗死病人也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在我们北方地区更明显。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本身的弹性本身比青年人要差,因此出现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的几率就更高。
四、办法:多保暖、适量动、少吃盐
尽管如此,高血压病人也没必要过度担心,像打仗一样过冬会更加增添心脑负担。因为精神上过分紧张,也对高血压患者不利。其实,只要注意好生活中的小细节,一样可以平平安安过冬。具体细节如下:
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高血压患者要密切注意气候变化,收看当地气象预报,对不稳定的冷暖转换季节的天气,应提前知道,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尤其要注意第一次冷空气降温天气过程,对大风降温天气,应尽量少出门或不出门,如果必须出门办事的,应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比如多加衣服,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上口罩等等。
2、在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结构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最好能使用植物油,以及多食新鲜蔬果。睡前一小时喝一杯水(如果晚上起夜明显,可以适当提前,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实施),清晨起床也要喝一杯,这样对血液有良好的稀释作用。
3、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在冬季,切忌一大早出门进行跑步等锻炼活动,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9时半以后到下午4时之前期间的风和日丽的天气。
4、适当控制情绪,谨防过度疲劳。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5、坚持服药,并适当调整,保持血压稳定。切忌随意停药,一般情况高血压患者冬季应适当增加降血压药物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