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健康>正文

宝宝厌食偏食怎么办 这么做让宝宝胃口好起来

发布于:2020-05-06 17:53:56发布者:天晴网友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宝宝出现厌食、不爱吃饭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呵斥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想让孩子乖乖吃饭,你了解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一说起孩子们的一日三餐,不少宝妈不由自主地就皱起了眉:“实在拿孩子没办法,想他安分地吃一顿饭真是太难了。”、“我家小妞只爱吃甜,平时正餐追着喂也只能勉强吃下半碗饭,看着她瘦小的身板,我心疼极了。”、“我想尽办法都哄不来我宝贝吃一口青菜,唉…”

宝宝不爱吃饭为什么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是什么让孩子们茶饭不思,厌食偏食的呢?中医认为,小儿厌食偏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脾胃不和。小儿的脾胃功能受伤失调了,消化吸收就容易出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小儿厌食、偏食的症状。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有效防治小儿的厌食偏食?《幼科发挥》有言道:“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防治小儿厌食偏食的关键就是要从根源着手,从调理脾胃开始,小编为宝妈们总结了以下好办法。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一、营造适宜的就餐环境

孩子是天生的兴趣家,对食物当然也不例外。安静舒适的就餐环境不仅可以使孩子吃的开心,利于肠胃消化,还可从小引导孩子对食物的认识,为一生的健康饮食奠定基础。安静的环境可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适合孩子使用餐桌椅及食物餐具,可更好地吸引孩子对食物的兴趣,所以父母尽量不要带孩子到环境嘈杂的地方就餐,在家中吃饭时也尽量不要看电视、玩电脑、手机等,为孩子营造适宜的就餐环境,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首先要从家长做起,要纠正小儿贪吃零食或偏食挑食的习惯,生活要规律,进食要定时、定量,少食肥甘厚味(油炸食品等),忌食生冷硬物,也不要给孩子乱用补品;其次,食物不要过于精细、五谷杂粮是最好的主食,应粗细搭配。菜要讲究色、香、味,荤素搭配得宜。因为脾病在于运化,不是补,所以要以饮食调节为主。

三、保证小儿适度的运动,让脾胃“动”起来

脾胃好,在于运动。所以必须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可以试着在餐前1小时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游戏等。运动后,孩子容易产生饥饿感,吃起饭也会格外香。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玩心非常大,一旦有一点不饿就要玩,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并帮助孩子安排好玩与吃的关系,不应过分迁就孩子,追着喂食。

四、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孩子独立吃饭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在宝宝吃饭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有细心加耐心。

千万不要硬性地强迫孩子进食,这样小孩会产生反抗情绪和厌食的心理,不仅没有达到让小孩好好吃饭的效果,反而会对小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五、宝宝厌食偏食不求医,选准好药自然愈

我们知道了,小儿厌食大多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津液耗伤所致。因此,对于胃口不佳的孩子,家长可以先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改善,选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之功效的粳米、糯米、荞麦等煮粥喂养小儿。

同时,在食疗的基础上,家长还可以适当选用一些传统的治疗小儿脾胃方面的老方子,帮助孩子起到消积食、增食欲、调脾胃的功效,有效改善小儿偏食厌食、脾胃虚弱的症状。

宝宝不爱吃饭,调理脾胃最重要!宝妈们可以试试以上方法来为宝宝调理脾胃哦!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 宝宝频繁呛奶是肺炎吗 揭秘宝宝频繁呛奶真相

    一些家长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发现自己宝宝经常都会出现呛奶的现象,很多家长一头雾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在经过一些一知半解的了解以后得知宝宝频繁呛奶可能会跟肺炎有关系,于

  • 宝宝怎么饮食健康 5个饮食方法让宝宝更健康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要人群,每天都在长辈人的关怀下长大,近年来,因各种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让许多宝妈宝爸们十分担心孩子的饮食问题,那如何让宝宝的饮食更健康更安全呢? 1、

  • 宝宝磨牙是怎么回事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磨牙

    有的家长老是会听到宝宝磨牙,他们也在想办法避免孩子磨牙,但是,如果没有找到原因,避免磨牙的方法能够达到效果是很小的,既然这样,宝宝磨牙是怎么回事呢?哪些原因导致宝宝

  • 宝宝吃零食有哪些危害 有的零食儿童吃不得

    在生活中,喜欢吃零食的小朋友特别多,对此,家长们也是很无奈。但是宝宝吃零食的危害是很大的,家长要注意了。那么,你知道吃零食的危害有哪些吗?哪些零食最好别吃呢? 在生

  • 宝宝皮肤干燥如何护理 盘点如何应对宝宝皮肤干燥

    生活中,如果遇到宝宝皮肤干燥的情况,家长们就应该引起重视了,长此以往就可能对孩子的皮肤造成损伤。宝宝的皮肤相比成人要娇嫩很多,如果天气干燥加上宝宝的肤质关系,皮肤

  • 宝宝反复发烧莫紧张 及时医治很重要

    宝宝发烧是机体一种对疾病的自然反应,所以发烧本身证明宝宝的身体里还存在致病因子。反复发烧有很多原因,所以不必惊慌,而是要积极的进行医治。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时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