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医学无名英雄之影像科医生,后台收到很多留言,希望我们讲讲各种不同影像检查的区别。让我们先从门槛最低的B超讲起。
B超是什么?
“超”就是超声波的简称。我们中学物理都学过超声波,就是超过人耳可听到的频率范围的声波。声波能向一定方向传播,而且可以穿透物体,如果碰到障碍,就会产生回声,不同的障碍物会产生不同的回声,因此能够判断障碍物的性状。“B超”是指能够把超声波转化为直观图像的B型超声波探测器。
超声波的特性是,遇到气体会大幅衰减,同时无法穿透骨骼,因此B超对于肺部、胃肠及骨骼检查不适用。常见的B超检查用于甲状腺、心脏、乳腺、肝胆、肾脏、妇科、血管等。
做B超有一个很烦人的问题,是要在表皮涂抹很多粘液——耦合剂。这个的原因也跟超声波的特性——遇到气体会大幅衰减——有关,而超声波通过液体则基本无衰减,因此为了让探头接触皮肤时中间没有气体,于是用耦合剂作为中间介质。
体检里的B超有点坑爹
医院里的B超检查,往往在体检时会被包装成很高大上的词语,比如“彩超”,听起来好像比B超高级一些——B超是“黑白电视机”,彩超是“彩色电视机”。事实并非如此,彩超技术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在B超的基础上利用多普勒效应,将血流的不同流向用红蓝两色标注。如今的B超机都有这个功能,所以彩超=B超。
同理,另一个体检常见项目——经颅多普勒,也是坑爹的。体检机构会告诉你,经颅多普勒是用超声看脑部血流的,事实上超声无法穿透颅骨,只能在脖子上让超声通过软组织看一部分颅内血管的情况,参考价值非常有限。
B超的局限性
作为入门级影像检查,B超最大的局限性当然就是清晰度。因此,B超检查准不准和做B超检查的医生的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一般来说,A医院的医生不会参考B医院的超声结果,会要求患者在本医院重新做一次B超。
B超的优势
B超又有它无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就是便宜,做一次100多块,而且超声报告立等可取。
第二是普及度高,仪器简便可移动,甚至可以随时做床旁B超。
第三是没有放射线损伤,超声波对人体无害,属于无创检查。
第四是可以连续动态观察,比如心脏彩超,医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心脏瓣膜一开一合,再比如产科B超检查,医生经常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胎儿动手动脚。
B超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进步,近些年B超也在进步,我了解的有几个方向:
1.微型化,现在已经有手机大小的B超应用于临床了。这在军事医学领域更加实用,在野外战场环境下随手就能做个B超,那是多牛叉的事情。
2.超声造影,简单的说就是向体内注入一种特殊的微泡化药物,能反应某个肿瘤血流供应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B超机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3.紧密结合操作、手术,现在很多B超医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看一看、超一超”,而是在B超实时监测引导下进行一些有创的操作,而外科医生也经常在手术中使用B超用来导航定位。
4.3D立体化,以前的B超只能显示一个平面上的图像,现在已经有软件可以把无数个平面图像融合重建,最后以一个3D立体的图像展示出来,比如有些医院很火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第一张照片”就是这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