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健康>正文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 环境因素必须牢记

发布于:2020-04-04 10:34:47发布者:天晴网友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们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当这种生理功能达到一定限度,超过人体“忍受”程度时,就会引起疾病,导致终身残疾或者死亡。

据调查统计,目前环境因素是造成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如孕妇接触放射和重金属,在工作中接触有机溶剂及吸烟、饮酒等均与发病有关。

另外,缺氧环境也可能是发病因素。虽然引起小儿心脏发育畸形的根本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改善环境因素,做好孕期保健对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对环境经济等造成成本的投入影响,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孕妇的影响值得大家关注。有关专家指出,受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发生率近年来不断上升。全国预防出生缺陷宣传活动办公室主任任爱国介绍,我国每年有近100万名出生缺陷儿。其中30%在出生前后死亡,40%造成终身残疾,只有30%可能治愈或纠正。以湖北省为例,2001年起,该省在52家医院启动了出生缺陷监测三级网络,新生儿出生缺陷检出率从2001年的8.1‰,升至2006年的13.15‰,呈逐年上升趋势。专家指出,除了高龄产妇增加等因素外,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可小视。在出生缺陷病例中,先天性心脏病排位居前。

数据统计,2000年,我国先天异常占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14.5%,位居第四位,其中城市占24.6%(仅次于新生儿疾病),农村占14.5%。出生缺陷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一,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由于母亲的健康受到疾病、药物、化学、毒素、放射性物质以及营养缺乏、过度疲劳或精神情绪的影响,使胎儿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心脏畸形性疾病。

环境因素:先心病祸首

根据我国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我国先心病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996年为6.51/万,2000年为11.40/万。这可能与环境污染和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组织的一项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上海的先心病发病率为出生活产婴儿的7.46‰,也就是说上海每出生1000个婴儿,就有7个以上患有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目前广州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6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较严重的紫绀型心脏病(患者因病嘴唇发紫)占了近90%,假如不能有效医治,有90%的患者活不过20岁。病毒尤其是风疹病毒感染是诱发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重金属、有害射线也严重影响母体的健康,母亲如果患上了红斑狼疮,生下的孩子有2/3的几率患上“先天性心房室传导阻滞”。还有,如果母亲在怀孕时服用某些药物,例如治痤疮的某些药物,也会诱发出生的婴儿得先天性心脏病。

目前专家公认的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通常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有专家指出,虽然尚未有准确数据明确证明,但据调查统计,目前环境因素是造成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如孕妇接触放射线和重金属,在工作中接触有机溶剂及吸烟、饮酒均与发病有关。另外,缺氧环境也可能是发病的因素。据知名的小儿心血管专家孙锟介绍,先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混合作用而成。单纯遗传因素导致(如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的占8%,单纯环境因素导致的占2%,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占到90%。环境因素包括:母亲怀孕头3个月内感冒、风疹、柯萨奇病毒感染;摄取锂盐;患糖尿病;酗酒;接受过量辐射以及在怀孕早期不知已怀孕而服用苯丙胺等药物或怀孕早期先兆流产服用某些保胎药物如孕酮等。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出生婴儿的8‰-12‰。我国一年出生的婴儿大约有15万例。根据最新的资料统计,新生儿自然死亡的首要病因是先心病。有的新生儿患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比如大动脉转位(两根大动脉长反了,应该与右心室联接的肺动脉联接到了左心室;应该与左心室联接的主动脉联接到了右心室),这种病是比较常见心脏复杂畸形,必须在出生后两个星期之内做一次非常大的手术,把两个动脉换回来。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手术时机,小孩就只有等待死亡了。因而先心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复杂的先天性疾病尤其如此。目前中国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约有1/3得不到及时治疗,活不到他的第一个生日。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