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近视王国”,相信这个观点并不会难以让人们接受了。如今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达到50%以上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那么除了不可避免的遗传基因导致的近视以外其他的近视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常常看电视、上网导致孩子视力开始出现问题。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电视、电脑是哪里最先开始使用,开始普及?是西方的发达国家!所以大家要对近视的产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把近视的原因仅仅归于此。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我们国人的健康观念不正确,并且还以中国现今的教育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来详细分析一下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何如此之高。
>>>>客观原因
西方国家的语言(英语)由26个字母组成,结构非常简单,而反观中国的汉字为方块字体,结构复杂多变,眼睛长期看复杂、笔画又多的汉字势必会造成睫状肌痉孪程度加大,容易导致眼疾劳直至近视。
主观原因
根源性问题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信条,并且一直传承至今。而且现在的家长普遍本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原则希望孩子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为了孩子能上学,即使倾家荡产也心甘情愿。家长们总会设法让孩子上大学,上最好的大学,认为有知识,有文化才会有出息,有前途。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给孩子寄予了厚望,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承担过重的学习任务,导致孩子用眼量的急剧增加,这是近视率增加的主观因素之一。
审美观
“聪明”二字的愿意是指“耳聪目明”,但事实上的普遍观点认为只要考上了大学、戴个眼镜、有文化了就是聪明。相信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会记得:如果看见某人戴个眼镜,那么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不是教授,就是教师;不是教师,就是大学生;不是大学生,那至少也是一个高中生,反正他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眼镜给我们中国人的好感已经渗入了骨髓了。有很多孩子上学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戴了眼镜,而自己却没有,便开始又羡慕又着急:我怎么还不近视?再不近视我就弄个平光镜来戴戴!在此观念的引导下,出现了现在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里超过90%的学生戴眼镜,这个问题不能不令国人深思。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外国的元首几乎没有整天把眼镜架在鼻子上的,而我们中国的近几届领导人中却没有几个是不把眼睛挂在脸上的。难道他们真的是离不开眼镜吗?
缺乏“视力保健观念”
“保健”一词在中国是近十年以来才被国人关注的词汇。当然,这点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在十几年前甚至更远的时间里,我们国人都还在与温饱问题抗争,有谁会想到需要保健?生病了再看医生也成为那时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而现在刚刚解决温饱的国人,开始思考“养生之道”了,于是保健品开始慢慢渗入中国,近几年更有泛滥之势,并且远景极为看好。但是提到“视力保健”,目前绝对还是一个极为新潮和前卫的词语。
我们看一下国人是如何对待孩子的身体和眼睛的:家长们几乎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重视这个“小接班人儿”身体,所以家长们就会经常去了解孩子的身高、体重、学习情况等硬性指标;同时,家长们还会经常带孩子检查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是否缺乏?给孩子有事没事都补补钙、锌、铁,并且排排铅毒什么的。家长们可能在家里面会准备一支体温计,在不舒服的时候就给孩子量量体温,晚上如果孩子发高烧了,家长们甚至顾不上休息立马把孩子送医院。可是,我们有没有在家里准备一个标准视距的视力灯箱呢?可能连一张简易视力表都不会有吧。
近视是一个慢性疾病,只有早期发现才有可能治好!这就需要家长定期给孩子检查视力,而不是等到孩子已经近视了才手忙脚乱地病急乱投医。正是因为我们国人没有正确的“视力保健”观念,导致我们无辜的孩子,视力一天天地下滑,直至近视…
家长的误区
在孩子近视以后,视孩子为“皇帝”的家长们就会急忙带着孩子上医院。要知道医院的眼科只是治疗眼疾病的机构而不是预防或者治疗近视的机构。医院常开的阿托品散瞳滴眼液是一种毒性极大的眼药水,并不能做为“防治近视”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只好试用了各种广告上鼓吹可以治疗近视的产品,由于家长们往往轻信广告,不去学习和探究,拿着孩子唯一的一双眼睛做“试验”,可是最终却适得其反。看着孩子一天天下滑的视力,只能委屈求全地给孩子戴上了眼镜。“近视戴眼镜,眼镜从此一辈子”,结果就使本不该戴眼睛的孩子却终身离不开眼镜,本不该高度近高的孩子却成了高度近视。也许还是有很多的家长们觉得在孩子20岁以后做一个“激光准分子”手术就没问题了,在这里“激光准分子”的好与坏我们暂且不谈,但是你们见过哪个眼科医生的孩子会做这个手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