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达-芬奇的明暗技法更加纯熟,他打破了两道水平线的限制,让场景有了深度,天花板和墙面的挂饰增强了立体感,却不会夺走应该属于人物的注意力,因为背景用的是深沉的色彩。
最后,达-芬奇描绘人物的技法也更加高超。画面左右是两个挺直脊背、以侧脸示人的圣徒,以此标示出场景的边界;犹大和耶稣最喜爱的圣徒约翰在同一组,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犹大是叛徒的方法更加含蓄,他是唯一脸部笼罩在阴影中的人物。之前画家们为了忠实于耶稣所说的“共用碟子的人是叛徒”这句话不得不把犹大的位置安排在耶稣身边。达芬奇没有让犹大挨着耶稣,仍然能让他和耶稣向同一只盘子伸手;基督没有被描绘成正在说话的样子,他只是安静而略显倦怠地坐在那里。这种沉默巧妙解决了一个问题:早期作品中基督说话时使徒们各有各的反应甚至在自顾自交谈,这显得不够庄重。喧哗中的沉默不但更显出基督的高贵,也使这个场景有了时空上的连续性,看到画的人耳边自然会响起耶稣的上一句话“你们中间有人将要背叛我”。
下面这幅版画出自拉斐尔的学生彭尼(FrancescoPenni),明显受到达-芬奇的影响(如彼得的手势)。这幅画上的基督同样沉默着目视远方。彭尼没有像达-芬奇那样把人物分组,而是让耶稣成为画中惟一完全正面示人的人物。
明暗技法和“逆光的犹大”在达-芬奇之后的同主题作品中频频出场。此外达-芬奇那种让人物散乱中自有一套秩序的安排也影响了后世。除了长桌,圆桌开始出现,这顿晚餐的参与者从此获得解放,不再钉在座位上而是有了更多动态。犹大常和其他人同桌,叛徒身份也有了越来越多新颖的暗示方法。
鲁本斯(PeterPaulRubens)这幅《最后的晚餐》大约绘于1630年。犹大正心虚地看着和其他人相反的方向。
奇怪的是他脚下卧着一条通常象征忠诚的狗,和他一起直勾勾盯着看画的我们。不知性格叛逆的鲁本斯是在羞辱犹大其人不如狗,还是采信了一种说法,认为犹大的背叛事实上加速了耶稣的神化。
尼古拉斯-普桑(NicholasPoussin)让犹大起身离开餐桌背对光线。
西蒙-武埃(SimonVouet)没有用逆光那么含蓄的方法,选择的还是耶稣宣布他喂谁吃饼谁就是叛徒这个瞬间。
虽然画家大胆地让前景出现了比耶稣形象更大的人物,他依然成功确保了观众第一眼落在耶稣身上,继而顺着他的动作看到犹大。除了头顶若有若无的光环,画家让耶稣身着鲜艳的橙色服装,伸出胳膊以显示较大的色块。而比耶稣体积更大的角色,要么在画面边沿,要么位置比耶稣低。
这时有一个难题出现了:人物姿势各种各样,如果同时有人在阴影中、背对画面、做出取食的动作,到底哪个才是犹大呢?比如杰拉德-雷瑞斯(GérardDeLairesse)的这幅作品,犹大是是最左边阴暗角落里的那个,还是背对着画面的那个,还是座位边有狗的那个?
19世纪的德国画家弗里茨-冯-伍德(FritzVonUhde)这幅《最后的晚餐》也有同样的问题,既有背对画面的人,也有隐藏在阴影中的人。
还有瓦伦汀(JeandeBoulogneValentin)的这幅画。
不能让观看者很容易就看出正邪之分,但也不能让他们疑惑太久。
就人物安排来说最夸张的是这幅
作者丁托莱托(Tintoretto)是提香的弟子,喜欢描绘动荡不安的画面。这幅画采用罕见的45度视角,人物之众多、色彩之绚丽、动态之丰富,简直可以说是大型戏剧的一角,第一眼甚至不知该往哪看。做出这样的画,作者飞扬的才情可见一斑。不过和达芬奇版相比,繁杂精致的细节和简洁有力的震撼,我们记住的总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