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今年16周岁,是某实验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父亲残疾,母亲为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一般,家中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早年跟随奶奶在农村生活,奶奶非常喜欢王某,重男轻女的奶奶对王某期望较大。高中王某住校,为人善良,性格内向,与同学关系一般,好朋友少。
主诉:
近一个月以来心情低落,晚上容易失眠,白天上课没有精神,白天嗜睡。喜欢安静地呆着,对其他活动不感兴趣。学校放假了不愿意回家,害怕面对父母亲期待的眼神,希望改变现在的学习生活状态,但是感觉力不从心。
陈述:
我上初一的那年冬天,父亲在打完零工回来的路上遭遇车祸,肇事车辆逃逸现在都还没找到。包工头给了几千块钱算是慰问,但是没能保住父亲的腿。家庭支柱瞬间崩塌,母亲消沉了一阵子,为了我们的学业,她也是受尽了苦累,白天忙着打工赚钱,晚上忙着回去给父亲做饭。我跟弟弟比较争气,在学习上很努力,名次逐渐上升这也让父母亲很欣慰,对生活也逐渐有了新的期盼和希望。
张某是我高二时才认识的新同学,一次数学模拟考试我恰好遇到她腹痛,她缩成一团差点就倒在地上,身边也没有人,于是我就帮着她办理挂号、拿药,问她是什么她也不说,还不让我告诉其他同学。我到考场的时候已经开考半个小时了,我那两天有点感冒可能是吃药缘故,所以发挥失常了。
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批评了我,让我觉得很难堪,回家母亲更是谩骂跟棍打相加,让我倍感失望内心很是委屈。我每天也是有很多的委屈却无从说起,同学们甚至还怀疑我跟张某谈恋爱,老师未经我开始失眠、多梦,经常在梦中遭遇同学们的嘲笑,白天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我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逐渐下滑,高考就在眼前我更加的紧张。遇到考试就会心跳加快,有一次数学全校模拟考我甚至因为胸闷差点晕倒。我害怕自己得了不能治的大病,母亲带我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各项指标都正常并没有生病。医生建议我做心理咨询,为了尽快摆脱现在的不良状态,特地过来做咨询。
咨询经过:
心理测验结果:
1、SAS:标准62分,为中度焦虑。
2、SDS:标准55分,为轻度抑郁。
3、EPQ:E39;P45;N55;L14;显示求助者为偏内向稳定型人格特征。
4、SCL-90:忧郁(depression)13项得分36分,焦虑(anxiety)10项得分30分。
评估与诊断:
王某衣着普通但是很干净,交谈中不大主动说话,一般是回答问题。在回答提问中语速适中,思路清晰,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想要尽快摆脱,交谈中有3次出现双手掩面的动作,声称近期长出来了2根白头发,语气中充满了内疚和焦虑。结合咨询师对王某的观察,做出以下诊断和评估和诊断。
(一)王某属经过医院的身体检查,并未发现去提醒疾病,询问王某的家族史后,得知其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王某对症状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可以排除躯体性疾病。
(二)根据王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症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诊断为中度焦虑、轻度抑郁情绪。王某的情绪问题主要有偶然的一次数学考试失常导致受批评引起的,不良的情绪持续3-6个月,由刚开始的焦虑情绪逐渐增加为焦虑、抑郁情绪,行为上出现轻度的强迫行为,情绪已经出现反应内容的泛化,影响了王某的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王某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鉴别诊断: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王某病程大于2个月,已持续3-6个月,行为还没有出现明显泛化,王某目前与同学关系不佳,其行为和情绪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2.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表现为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王某症状在3-6个月期间,对其情绪状态并不是严重到无法忍受,只是迫切需要改变现状,表现状态中没有“早醒、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生活不能自理”,无症状早晨重而傍晚 轻、严重的内疚或自罪、不止一次自杀未遂、幻觉或妄想、自知力缺损的症状表现,无器质性病变,因此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咨询目标、方案的确定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帮助王某认识到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原因;
2、改善目前王某的睡眠状况;
3、改善王某的学习状况;
4、改变王某目前的人际关系状况;
5、让王某认识自我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认识自我树立迎接新生活的信心。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纠正王某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王某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帮助王某认清自己的内、外世界,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三)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根据与王某的面谈和对王某的观察、评估,得出王某目前的抑郁、焦虑情绪状态需要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在治疗开始前,向王某介绍两种咨询方法的基本信息和原理。
1、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本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埃利斯早期曾从事有关家庭、婚姻方面的研究,由此入手开始了婚姻方面的咨询,1955年起开始发表有关文章,至1962年他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及方法,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理性和情绪》一书。
埃利斯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要想引导求助者走出心理困扰,必须要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又称ABC理论,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RET的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2、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强调认知过程是作为心理行为决定因素这一根本观点,认为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所做的评价,而此种评价又受个人的信念,假设观念等认知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的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现实思维活动,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咨询过程及分析
方式--电话咨询
过程--
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B、心理帮助阶段;
C、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一次咨询:
时间:2017年9月9日
目的: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并确立咨询方法。
方法:心理测验
咨询过程:
A、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并向来访者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以及来访者与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B、根据来访者的基本情况确定心理测量的量表
C、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意愿;
D、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初步分析
诱发事件:数学模拟考试迟到发挥失常,分数很低。
不良情绪:沉默、焦虑
第二次咨询:
时间:2017年10月10日
目的:引导并与求助者进一步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认知疗法
咨询过程:
A 、针对王某的状况,列出的部分不合理信念,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她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B、经与王某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
一次数学考试失常不代表自己表现不好,不孝顺;
同学们的说法并不代表事实。
C、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
第三次咨询:
时间:2017年11月7日
目的:运用角色扮演疗法解开求助者的心结,使焦虑的心情获得释放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过程:
A、让王某通过设想纠正自己目前不合理的理念:
(1)有什么证据能使我得出这个信念是错误的(正确的)这样的结论呢?
(2)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3)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B、布置咨询作业——要求王某建立人际关系
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经过2个月的心理咨询后,王某的自我评估中指出目前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我感觉稍微正常了一些”
“我睡前喝过牛奶,胡思乱想没有那么严重,一周有4-5天能在半个小时内入睡了”
“母亲跟我说话的语气也和善了,不再一次次地说我不争气,上周给我买了一双新球鞋”
“本周的数学小测验,我获得了90分(满分120分),我感觉状态正在慢慢变好”
(二)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为期2个月的心理咨询,阶段性的评估中,王某气色变好,交谈的时候面带微笑,多次用到“有信心”的词语,睡眠状况获得改善,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变好,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家庭关系得到改善。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正在逐渐消退。
(三)心理测验评估:
王某心理咨询2个月后的心理测验得分如下:
SAS:标准44分。
SDS:标准41分。
SCL-90:忧郁(depression)13项得分22分,焦虑(anxiety)10项得分19分。
王某的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后期还需要增加心理咨询疗程,可根据症状更换心理疗法。
经验感想:
中学生常常被考试焦虑困扰,其实适当的焦虑并不可怕,相反还具有必要性。
本案例中的王某由于善良的举动导致考试失利被点名批评后产生焦虑,扩展到对考试的焦虑和紧张,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需要借助认知来完成王某对自身行为和考试的认知,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把紧张的心情变成放松的心情,状况得到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