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上午9点36分,在杭州火车东站候车大厅一名30多岁的女性旅客发生心脏骤停,火车东站工作人员立即启动急救应答流程,并通过广播寻找有急救技能的急救人员,急救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抢救,同时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取来安装在火车东站的迈瑞AED设备,在第一时间成功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急救中心120及时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治,目前患者在解放军117医院进一步治疗。
据报道,2018年1月以来,杭州连续发生3起猝死,倒下的都是中青年!1月2日傍晚,滨江一所职业学院体育馆,正在打羽毛球的大二男生小刘突然倒地,没能抢救回来。1月6日早上7:41,香积寺路公交三公司门口,一个男青年,在上班途中突然倒地,很多市民上去帮他,一个附近医生也来抢救,最后也没能抢救过来。1月9日中午,杭州城北某小区43幢,有个年轻人猝死在家中。
为什么猝死的都是年轻人?
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叶远玲表示,老年人的血管狭窄都有三四十年的病变过程,这时血管的侧支循环已建立代偿功能,较年轻人反而不太会发生猝死。年轻人不同,心肌活跃,熬夜、过度疲劳,会使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黏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出现狭窄后,因为抽烟、喝酒或气温骤变等刺激,血管一下子痉挛收缩,就会发生急性心梗,病程往往很短。
春节临近,天气一冷,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应酬增多,猝死几率大大增加。
如何给猝死患者第二次生命的机会?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死人数高达54.4万人,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也就是说,中国每天至少1500人因为心脏骤停离开人世,每分钟就有1个中国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目前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不到1%,心脏骤停的抢救最佳时间只有4分钟。《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表明,当遭遇院外的心脏骤停,在没有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的情况下,每多延迟1分钟,存活率就下降7%-10%。而我国大多数城市救护车到达现场所承诺的时间超过10分钟,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不到1%,等来的只能是死神。
心源性猝死事件每分钟都在发生,成功救治的寥寥无几,而成功救治基本上在现场安装了AED设备。
2017年10月17日下午,装配在上海理工大学校区的迈瑞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成功救治一位在操场突发心脏骤停的学子生命。这是上海市在推行AED校园试点项目后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也是全国高校校园内AED急救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2017年11月14日早上8时55分,在安检通道处一位36岁男性旅客意外心脏骤停晕倒,机场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抢救,并在第一时间使用“救命神器”迈瑞AED设备对该旅客进行电击除颤,持续约15分钟的抢救后,旅客恢复自主心跳。
比对3起猝死事件和杭州火车东站等救人事件,不难看出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关键在于在现场有无安装AED设备,能否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和AED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