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带最流行吃春饼,它的口感口感柔韧耐嚼,吃法也有很多种,卷包配菜、作为主食单吃、炒饼都可以。
一般来说,春饼的配菜大多都是炒菜,如肉炒酸菜粉儿、肉丝炒豆芽、炒土豆丝儿、韭菜炒鸡蛋等。
主副食薄饼是面粉制作。面粉主要是淀粉,约在73,植物蛋白9,不足2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含B族维生素,矿物质以钙、磷为主。但单纯从饼而言,缺乏优质蛋白,必需脂肪酸,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而和多种蔬菜同吃,正好是对面粉缺失的补充。特别是主菜中豆芽菜是冬季蔬菜中的佼佼者,它提供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主副食搭配,营养素相得益彰。
荤素搭配炒多种青菜时加瘦猪肉丝、鸡蛋、辅料中多少要吃些香肠或熟肉。这些食品可提供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烹调时要加醋去烹,有利钙的吸收。
酸碱均衡动物性食物和面粉均属生理性酸性食物,而多种新鲜的蔬菜属生理性碱性食物。春饼的组合搭配(含数量之比)恰好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烹调方法薄饼是用“烙”的烹调方法,受热不但快,又受热均匀,加热时间短,故营养素保存完好。炒菜烹制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对营养素损失较少。
春饼的组合符合品种多样,谷类为主的膳食原则,符合多种食物合理搭配的原则,符合营养素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
立春这天,民间有吃春饼的习俗。如晋代潘岳所撰的《关中记》记载:“(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清人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一书中亦说:“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
旧时,立春日吃春饼这一习俗不仅普遍流行于民间,在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节庆食品颁赐给近臣。如陈元靓《岁时广记》亦载:“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
其实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叫“咬春”。由于立春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