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疑似吃了从村里小卖部买的鹌鹑蛋、火腿肠、凤爪、小鱼等包装食品,张家口一家四口竟中毒送医,14岁的孩子不治身亡,其他三人至今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中毒救治科救治。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中毒救治中心主任、患者的主治医生邱泽武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患者为食源性急性重度肉毒毒素中毒,这种毒素是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
一家四口生死50小时
“四人当中,孩子发病最早,病情最重”,患者李富强的大姐李繁华介绍,食物中毒前一天,也就是7月15日,张家口路市桥西区的李富强带着14周岁的儿子彤彤回老家怀安县办身份证,顺便到村里探望爷爷奶奶。
晚上7点,俩人在村口小卖部买了真空包装的鹌鹑蛋、火腿肠、凤爪、小鱼,然后回彤彤的爷爷奶奶家吃晚饭,席间同时吃了奶奶准备的速冻水饺。
第二天一早,彤彤最先表现出不适,开始恶心、呕吐,并伴头晕、乏力。家人随即将彤彤送往当地卫生院,“卫生院见到孩子情况后,因医疗条件有限,没有能力予以治疗,建议我们即刻转院”。李繁华回忆道。
16日中午12点,家属将彤彤转至怀安县医院,医院诊断是急性胃肠炎,给予输液治疗。
然而,从16日中午开始治疗,到17日早晨7点左右,彤彤病情突然恶化,随后马上转院到张家口第251医院抢救,抢救一小时左右,还是未能挽回彤彤生命。
“当时只顾着孩子了,后来两位老人和弟弟李富强也开始出现头晕、呕吐的现象,”李繁华说,到达张家口市251医院急救中心后,该院即刻建议尽早转院至以中毒救治知名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三O七医院)就诊。
转院过程中,两位老人头晕、恶心、腹胀不适症状加重,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毒救治科主任邱泽武教授介绍,“三人到达医院时,爷爷李田永几乎呼吸停止,意识模糊,马上给予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治疗”,随后三人被送往重症监护室。
因重症监护室医疗花费巨大,李富强的妻子罗美琴也在水滴筹上发布求助信息,目前已筹得善款50万元。
“三人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平均每人每天费用一万左右,”罗美琴表示,已经借遍了亲朋好友,未来后续责任方赔偿全部医疗费用,所筹款项将退回捐款人。
据悉,目前涉事小卖部已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封,当地公安机关也已介入,具体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当地政府已在官网上通报事件情况。
致命元凶为肉毒毒素目前三人病情趋于稳定
“三例患者于7月17日21:30转入我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其中一例患者意识模糊;通过家属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曾有四人同时进食‘真空包装’食品,都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伴乏力等症状,且已有一例患者在当地县医院死亡。我院急诊血气分析提示三人均出现呼吸衰竭。
对三例患者进行了详细体格检查,分析整个事件的病情发展经过后,怀疑肉毒素中毒。”邱泽武教授介绍,因为该类毒物毒性强,中毒进展快,危害大,中毒症状轻重与进食污染食物的量正相关。只要临床高度怀疑肉毒素中毒,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应尽早使用肉毒抗毒素治疗,不一定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
于是医生对一例二氧化碳堆积严重,出现意识模糊的患者当即进行气管插管,并给予呼吸机支持和抗毒素治疗;同时提取患者呕吐物、血液、尿等进行检测。第二天检测结果证实为食源性急性重度肉毒毒素中毒(A型)。邱泽武教授表示,具体肉毒素来源于何处?还要等公安机关的食物检测结果。
邱泽武介绍,经过一周的积极治疗后,目前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没有继续恶化;不过三例患者仍有呼吸肌及肠道麻痹的症状,要继续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抗感染、保护脏器等治疗。李富强的父亲有冠心病、心脏支架植入术病史,母亲有糖尿病,加之年龄较大,都是容易导致病情变化的因素。预计至少还需治疗1个月,甚至2~3个月。
毒性最剧烈的神经毒素之一
发酵食物中最常见
“肉毒素由肉毒梭菌(也称肉毒杆菌)产生,是毒性最剧烈的神经毒素之一,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万倍,1g精制的肉毒素可致100万人死亡。”邱泽武教授介绍肉毒梭菌和它的休眠体芽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不过只有在严重低氧或无氧条件下才会产生肉毒素。根据肉毒素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B、C、D、E、F和G7个型,其中A、B、E、F型能导致人员中毒,且毒性以A型最强,B型最弱。
肉毒中毒可分为食源性、婴儿、创伤性、医源性及吸入性肉毒中毒。总体来讲,肉毒中毒还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过去以河北、内蒙、新疆、西藏等地居多;随着商品流通渠道的加速,国内其他区域也有肉毒中毒的案例。
从临床来看,我国食源性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臭豆腐,其次是罐头、香肠、腊肉、豆瓣酱、豆豉等食品,也罕见于牛肉干、萝卜干中。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被肉毒杆菌或其芽孢污染后,又未进行彻底灭菌,导致肉毒杆菌或芽孢在厌氧环境中发芽繁殖产生毒素。”邱泽武教授表示,日常食物中有时也可能接触少许肉毒梭菌和芽孢,在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成人的消化液能够将其处理掉。
一般来讲,在进食可疑食物后,大多经过12~36h的潜伏期,出现一种急性、松弛性肌肉麻痹为主症的临床症状,患者不发热、意识清楚、无感觉障碍。轻度中毒患者为眼肌麻痹,表现为视力模糊、重影、眼睑下垂等;中度中毒患者除前面症状外,还出现咽喉部位不适,表现为吞咽困难,喝水呛咳、言语不清,便秘腹胀、停止排气等;重度中毒患者呼吸肌麻痹,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十分困难,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
“三例患者收住我院后,先后都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属于重度中毒患者。”治疗上,在肉毒抗毒素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多系统的综合支持治疗。即使是肉毒抗毒治疗,也不会立竿见影,只是阻止病情急剧恶化,进入逐渐恢复的过程;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肉毒中毒患者只要不伴发感染在内的多种并发症,大多数患者都在两个月内恢复,且未见明显的中毒后遗症。
邱泽武教授提醒,因为肉毒中毒症状不典型,临床也是相对罕见的疾病。如果医生没有警觉意识,是很容易发生误诊的,尤其是单个发病者。最容易误诊的疾病是格林-巴利综合征,其次是重症肌无力、中风、有机磷中毒等。因此应该提醒百姓:如果在进食前面所讲的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全身无力、视力模糊、睁眼困难、复视、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腹胀等症状时,一定要想到肉毒中毒可能,尽早到医院诊治。
另外,临床医师要对此病要有充分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从而降低病死率。
如何避免肉毒中毒?
烹调熟透最有效
“肉毒毒素不耐热,80℃暴露30min或100℃5min后可被破坏。”邱泽武表示,避免食源性中毒,在食品生产中,最好方法是原料控制、环境监测和高温杀菌三个关键环节预防肉毒杆菌污染和肉毒毒素产生,正规企业通常按照标准流程操作,风险较小。
在家庭自制食品时,虽然很难做到原料控制、环境监测和高温杀菌三个环节,但应加强食品卫生观念,正确的食品灭菌是预防肉毒中毒的关键。
一是自制食物时,要注意加工卫生,避免肉毒杆菌及其芽孢污染;
二是家庭腌制或发酵的食物应尽快冷却并低温储存,防止肉毒杆菌芽孢发芽、繁殖产毒;
三是吃熟食,食用家庭自制食物前烹调蒸煮6~10min,买来的香肠、火腿、罐头等肉制品,最好也烹调熟透,这是避免肉毒中毒最有效的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部分电商渠道销售的“自制食品”,因为只是普通烹饪加真空包装,存在肉毒中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