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健康>正文

被误解的中医:四大误区让中医“走样”

发布于:2020-09-30 13:02:53发布者:天晴网友

原标题:被误解的中医

说到中医,很多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对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笔丰厚的医学遗产,一方面我们视若珍宝,另一方面,我们又对其心存疑问。特别是近些年,“反中医”之声四起,以养生为幌子的“江湖游医”成为屏霸、网红,也让中医背了不少锅。中医的本来面目似乎越来越飘渺,误解便也随之产生了。

当里约奥运会上,“菲鱼”带着一身的拔罐痕迹步入赛场,中国人对祖国医学生出了底气。当屠呦呦凭青蒿素获诺贝尔奖,我们开始瞩目中医的价值。

当你真正去了解一个事物的时候,才是误解坚冰开始消融的时刻。

我们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姜苗权威解读中医,重新发现中医的魅力。

中医有五千年的历史,但在循证医学成为主流的今天,靠医书记载、师承传授、经验总结流传下来的中医中药屡遭质疑,您如何看待这些质疑?

中医药要建立姓“中”而非姓“西”的循证平台

中医中药与循证医学并不矛盾。我国宋代的《本草图经》中已提出通过人体对照实验来评价人参的效果,有了循证思维的体现。而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Sackett教授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同样并不排斥个人经验。

靠医书记载、师承传授、经验总结流传下来的中医中药受到质疑主要是因为中医的理、法、方、药高度个体化和灵活性以及临床疗效很难由以“量化、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主流医学进行全面评价。虽然中西医思维方式与诊疗体系不同,但二者均要求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诊疗疾病,有很多指标是共通的。我认为,中医学的疗效评价完全可以借助循证医学之力加以验证,中医的疗效也有望借助循证医学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走循证之路是大势所趋,但一定要保持中医理论的优质特性,保持中医富有人文关怀的传统哲学思维,我们应该将中医自身特点与循证医学有机结合,发挥“拿来主义”,进而发展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循证医学,建立姓“中”而非姓“西”的循证平台。这些既是中医药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前提。

如何看待“中医是伪科学”这种“反中医”的声音?中医是治病救人的真正的科学

中医有其自身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人与自然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从服务于人体健康的角度看,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在理论体系构建与阐述、指导思想,甚至防治疾病的方法等方面,又嵌入了大量的哲学和人文学科的内容。如果仅仅是因为用西医思维的条条框框无法解释中医,就认为中医不科学,这种做法无疑是武断的。

正如我们在面对一个复杂事物困惑不解的时候,往往不是事物本身不科学,而是因为我们缺乏揭示事物本质的本领和方法。五千年来的发展,充分证实了中医学不是伪科学,而是治病救人的真正的科学。

屠呦呦因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正是例证。她在发表诺贝尔获奖感言的时候,特别感谢了晋代名医葛洪,正是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给了她灵感和启发,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习近平总书记也殷切嘱托,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我想,以科学、自信的态度正确看待中医药,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表现。

在临床诊疗中,您如何看待中医和西医的关系?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是中西医共同的追求

最近大家非常关注的一条新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针灸铜人”,并指出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作为一名普通的临床医生,我始终主张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临床诊疗中强调正确评价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在认识疾病本质方面的不同作用和二者的互补,倡导借鉴病理、生理、药理、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便更深刻地认识病人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赋予西医病理生理以中医病证内涵,并始终坚信中西医结合必将形成我国的新医学,正是中医学的原创性使我国的医学有望由“跟跑”、“并跑”到“领跑”,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弯道超车”。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革的伟大时代,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在享受全人类科学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古代医家不曾碰到过的新方法和新问题。

以临床最常见的肺癌为例,两百年前我们的先辈恐怕还在为肺癌如何与肺痨(肺结核)相鉴别而争论不休,五十年前已经可以根据病理类型把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今天除了病理和免疫分型,还可以对肿瘤细胞基因表型进一步细分,从而判断某个病人究竟对哪一类甚至是哪一种药物敏感,以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相信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也会越来越精准化、个性化,真正做到中医所说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是医生和患者、中医和西医所共同追求的境界。

四大误区让中医“走样”

第一个误区是“中医都是慢郎中”。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健康完全依靠中医。欧洲瘟疫大流行,死者动辄成百上千万,中国却从未出现过这样大规模的因瘟疫流行而大规模死亡的情况,靠的就是中医中药。从古至今中医学家不断探索,积累了大量治疗急性病、传染病的经验。比如针刺治疗休克、中风,治疗中暑的藿香正气水,治疗心绞痛的苏合香丸、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安宫牛黄丸,包括现代中医药治疗SARS、甲流、手足口病疫情的成功经验等,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

第二个误区可以总结为“我的中医我做主”。很多患者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理解中医,难免断章取义。比如把中医的五脏与解剖学中的器官混为一谈,拿着肾功能不全的化验单要求医生补肾,拿着脂肪肝的B超报告要求医生泻肝。一个肺癌患者在我这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另一个患者的家属通过介绍找到我,也要吃一样的方子,我告诉他必须要看到患者本人才能开药,患者家属却十分不悦。殊不知同样是肺癌,不同患者的证候却千差万别,处方自然也可能完全不同。

还有一个误区是“西医不行了,再去看中医”。这一点在我们肿瘤科的患者中尤其突出,很多人都是等到无法耐受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或疾病进展了,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才想到中医药。更有甚者“有病乱投医”,为庸医所误,失去了中医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主张肿瘤患者应该“早期、全程、适度”地正规应用中医药治疗。

再有就是认为“中药绿色无毒,可以随意服用”。中药绝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来运用中药,才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如果不明药理,照本宣科,即使是人参这样公认的补益药物也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反之,如果运用得当,毒药也可以成为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

有观点认为,中医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应该是“治未病”?

中医药“治未病”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道:“圣人不治已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就是好的医生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给予治理调养,而不是等到得了病再去治疗。

我认为,“治未病”其实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层次的内容,这与现代医学三级预防的理念不谋而合。“治未病”是中医重要的优势和特色之一,非常符合“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完全可以更多更好地在基础医疗服务中发挥作用。大力开展“治未病”可以使很多疾病消失在萌芽阶段,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素质,有效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符合我国新医改的要求。

当然,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认为如果仅仅将中医药的优势定位于“治未病”这一领域,则略显狭隘。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中医药应该得到更广阔的发挥,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以及养生保健等各个健康领域中发挥出更大优势,特别是在中医药治疗重大慢病、重大传染病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记者孔瑶瑶)

(责编:靳欣怡(实习生)、姚欣雨)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防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骨关节炎的各种症状往往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致残率都非常高的一种疾

  • “风”一样的荨麻疹,中医教你辨证论治

    本期节目:权威专家来直播: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反复发作,风一样的来,风一样的走,来时奇痒无比,走后又无半点痕迹。中医是如何理解急、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理论讲究阴

  • 通便药的三种类型

    通便药根据作用和原理不同共分为三种: 1、容积性泻药 这类药物通过改变肠道内pH值,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由此刺激结肠蠕动而保持大便通畅。通俗讲,就是使大便的体积膨胀

  • 让最美妙的事情发生在母子之间

    原标题:让最美妙的事情发生在母子之间 与其跟孩子对抗,不如直接放手。因为当一个母亲允许时,根本就没有对抗的必要。只是放手——帮他,配合他的离开。一种新的类型的亲近会

  • 开心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原标题:开心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开心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开心果是坚果中的一种,开心果果仁是心脏“保镖”,常吃开心果可以防止体内炎症产生,增强心血管功能,

  • 松子的6大营养价值 这几类人不适合吃松子

    原标题:松子的6大营养价值松子虽好非人人可食如何选购松子 作为很多人喜欢的日常坚果,老少咸宜,那松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还要注意,哪些人不适合吃松子? 松子的六大大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