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
28岁的王小姐不久之前大婚,现在她又想完成她做妈妈的心愿,但是她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因为她在3岁时做了室间隔缺损手术,目前她能胜任一切家务劳动和工作,但是不能胜任体力活动。比如跑步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很累,但是长时间走路没事。爬四楼也会感觉累,呼吸急促。所以她特别担心会遗传给孩子,造成新的家庭悲剧。为此,心外科专家、小儿心脏中心主任李小波热情为她解答了相关问题。
问一: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否怀孕?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否怀孕生孩子,主要取决于心脏功能的强弱。一、二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生孩子的危险性不大;三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不能怀孕。若是四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绝对不能生育,如怀孕,应立即终止妊娠。因为孕妇的血液循环总量增加30%以上,而妊娠期子宫增大,迫使膈肌上升,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影响血流回流,加重心脏负担。生产时,子宫收缩,产妇用力,心跳加快,胎儿出生后,腹压突然下降,胎盘血流循环停止,使母体血流回心重量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易发生心力衰竭。像王小姐这样的情况,若3岁手术,现在不应该还存在如此症状,现在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这说明心脏有别的问题可能,建议复查心脏超声。若不能参与正常体力活动,生孩子是很危险的事情。建议明确有无心脏问题后再考虑妊娠。
问二:先天性心脏病可遗传吗?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认,先天性心脏病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尤以后者为重要,约90%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遗传加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
所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在自己做父母时,都希望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对结婚及生育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婚前去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及遗传咨询。也可以先在医院做个检查,如做一下心脏彩色B超,根据自己心脏病的类型,听一听医生的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问三: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概率大不大?
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遗传因素,但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儿却与遗传有关,不过不一定父母有心脏病,而是父母的染色体中有问题,譬如象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这些有染色体位置改变或异常的都是与遗传有关的。所以说父母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有心脏病;父母没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就不会有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心脏发育阶段,若有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胚胎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即可造成先天性心脏畸形。这类有关因素很多,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以后者为多见。
1、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可为染色体异常或多基因突变引起。近年研究已表明,房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干畸形等与第21号染色体长臂某些区带的过度复制和缺失有关。第7、12、15和22号染色体上也有与形成心血管畸形有关的基因。据统计,大约有315种临床综合征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同一家庭中可有数人同患某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也说明其与遗传因素有关。
2、外在因素中较重要的为宫内感染,特别是母孕早期患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其他如孕母缺乏叶酸,接触放射线,服用药物(抗癌药,抗癫痫药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苯丙酮尿症等),宫内缺氧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虽然如此,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是胎儿周围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以及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接触,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