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大型国际医疗公益活动“无痛分娩中国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站”正式启动,中美专家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同时,也就中美观念的差异和无痛分娩的误区展开交流探讨。
无痛分娩中国行:一切为了产妇的舒适安全
此次“无痛分娩中国行”(以下简称“中国行”)在全国有8站,江苏2站。中大医院站活动由美籍产科医生陈凯、麻醉医生曹锡清、产科护士TaraHutchings组成的团队为中国同行带来最新的无痛分娩理念及技术。
据陈凯医生介绍,“中国行”由美国西北大学发起,于2008年首次登陆中国的一项大型国际医疗公益活动,目前已到达中国40多家医院,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中国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分娩量激增,高危孕产妇也增多,希望无痛分娩技术改变中国高剖宫产率的现状,全面提高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安全性。
美国观念VS中国观念:不痛与痛
在中国,女性怀孕后,外婆、奶奶、妈妈等会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她们生孩子很痛,母爱也因此更伟大,大量的电视剧、电影里也是这么表现的。长期以来,中国人的观念里生孩子就是痛的,能忍住疼的就自己生,忍不住的就剖宫产,很多女性怕疼直接选择剖宫产,由此贡献了较高的剖宫产率。
无痛分娩技术在美国普及程度高,目前美国顺产产妇中分娩镇痛比例达到85%以上,未选择这项技术来帮助生产的产妇,后期也有一部分因为无法耐受疼痛又重新选择无痛分娩。美国孕产妇及家庭对无痛分娩理念接受程度高,生孩子可以不痛。
美国产房VS中国产房:安静舒适与声嘶力竭
中大医院产科主任于红说,2014年前往美国访学时,发现自己所进修医院的无痛分娩率达95%以上,产房非常安静,产妇生完孩子后可以开心地抱着自己的孩子有说有笑。
在中国,我们听到的是产妇因为疼痛叫的声嘶力竭,家属因为担心在产房外焦急等待。而果断选择剖宫产的产妇生产时虽然不疼,产后恢复期却更加难熬。无痛分娩可以大大减轻宫缩的疼痛,创造舒适的分娩体验。产房不一定是声嘶力竭的,也可以是安静舒适的。
别被这些误区骗了
无痛分娩技术不够成熟?
无痛分娩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阻滞子宫及宫颈与大脑之间的痛觉神经通路,从而减轻宫缩痛或达到完全无痛。这项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普及开展,差不多有近50年历史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实践的反复验证,技术本身非常成熟。
中大医院麻醉科主任尹宁说,椎管内分娩镇痛原本就是麻醉工作的一项内容,并非一项新兴的技术,只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开展的不及欧美普遍。于红主任说,中大医院产科从2015年开始全面开展无痛分娩,目前无痛分娩率占50%-60%,剖宫产率减少了10%。
麻醉会让产妇生产乏力?
来自美国的资深麻醉医生曹锡清说,无痛分娩使用的药物浓度低、剂量少,再加上给药时间的把控,不会影响产妇在第二产程(自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为止)的肌力。第一产程的待产从有规律的宫缩开始到宫口全开,宫缩会带来持续的疼痛,而且过程漫长,也有人会在先兆临产阶段(不规则宫缩、见红)就有痛感,疼了好几天才生产。无痛分娩让产妇在整个产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到了第二产程好好发力娩出胎儿。
麻醉会伤害胎儿?
实施分娩镇痛的先决条件要保证母亲与胎儿的安全,椎管内镇痛同常规剖腹产的麻醉操作方式一样,但用药量却要少得多,通过胎盘的药物微乎其微,目前没有任何临床证据表明其对母儿有短期或长期影响。
陈凯医生指出,剖宫产毕竟是一个开腹手术,存在感染、出血、粘连等一系列风险。而无痛分娩可以减少产妇的应激反应、并发症,尤其对高危产妇是安全保障,产后恢复更快。在需要紧急剖宫产的情况下,椎管内分娩镇痛可以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紧急麻醉的方法,避免延误手术或者全麻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从而保证母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