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常常会想的太多,甚至怀疑很多事情,那究竟老年人疑心病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老年人疑心病是什么。
老年人疑心病是什么: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的时候就会怀疑这怀疑那,认为什么事情都不对自己的思维,人也变得复杂多变,情绪急躁。这是很多的老人都会有的表现。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老人疑心病我们该怎么样去应对,能帮助各位很好的应对这类情况。
人老多疑是很常见的心理变化。
即便一件小事,也能让老人琢磨、猜忌很久。比如,儿女因为很累不想说话,老人就可能误解为不给自己好脸色;小夫妻回屋讨论事情,老人就觉得有事瞒着自己,或者是在说自己不好。这种“疑心病”不仅折磨着自己,也严重影响家庭和睦。
从心理学上讲,此类人在人际关系中,常常表现得郁郁寡欢,别人看来是琐碎、无辜的行为,他们却往往从中发现对方“不怀好意”。其实,他们对别人的猜疑,就是将自身的某些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了。
对于这样的老年患者,在他们嚷嚷怀疑别人占了便宜时,家人最好不要急于跟他们解释,也不要“硬碰硬”地否定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早将他们送到精神科检查,并根据病情接受对症治疗。
老怀疑自己身患绝症一有点儿头疼脑热,就吓得反复去医院检查,总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重病,这是疑病的典型表现。可以说,在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疑病的体验。但专家指出,这都属于疑病观念,疑病观念与疑病症不同。
疑病观念常见于老年人。进入老年期,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明显衰退,这其中也包括大脑某些功能的衰退,这是疑病观念出现的生物学基础。而从心理社会因素来看,老人意识到自己已走入了生命的深秋,离死亡越来越近。
于是就容易对死亡感到恐惧、焦虑。这都会导致老人格外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有的人甚至一感到某部位有异样,就害怕发生了癌变,于是容易造成思虑过重,疑病重重。
如果怀有疑病观念的人在多种躯体检查和医生诊断后,仍不能打消错误想法,仍然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之中。
并因此影响了其参与社会活动,就可能患上了疑病症。疑病症是以患者一心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某些器官患有想象中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
老年人疑心病的表现
一,生理衰退带来心理不安
年纪大了,老人视力、听力衰退,对事物的判断力下降,容易凭主观猜测。
老人感到身体状况出现衰退时,会产生心理恐慌。此外,一些与衰老有关的器质性疾病(如脑血管病)也会诱发多疑,比如记性明显下降可能是痴呆的前兆,经常有被偷、被害或得病的幻想,可能是精神障碍的征兆。
老年人疑心病是什么
第二,人际圈缩小造成“无价值感”
老人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社会活动减少,家庭地位改变,生活主题从事业转为家庭,都可能伤害自尊心,并处于紧张的防御状态。
人际圈缩小,一方面造成老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度降低,家庭以外的生活仿佛都是陌生的,可能催生过度的自我保护;
另一方面,老人天天围着锅碗瓢盆转,容易感觉自己“没用了”,独自闭塞在家,海阔天空地幻想,进而开始多疑。
第三,过度自我关注导致心理失调
有些人个性太过固执、过度关注自我,走向心理失调的边缘。太把自己当回事,就容易怀疑别人的行为是针对自己;太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就容易出现疑病症。
多疑是老年生活的“绊脚石”。
要想搬走这块石头,需要老人自己调整心态,更需要家人像关爱孩子一样,悉心引导和关爱老人。对老人来说,首先,身体和心理都要动起来。
有些老人很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对情绪、精神状态都有好处。除此之外还要多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流是一种“心理运动”,很多问题在交流中自然就过去了。
其次,别太计较输赢,少一点得失心,最好少参加打牌、打麻将等活动。
家人要理解老人因为年龄大而产生的一些多疑情绪,不妨把老人当孩子哄。对待多疑老人要开诚布公,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多听老人讲讲自己的烦恼,再把老人疑心的地方说清楚。
制造机会让老人接触外界事物,发展一些从前因为工作忙而没法实现的兴趣爱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老人的生活有了新内容、新的社会关系,注意力就会从那些“疑点重重”的事情上转移走。如果和过去相比,老人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减退、幻觉、过度多疑等,最好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