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糖耐量状况、胰岛功能衰竭程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将糖尿病划分为几个阶段: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及糖尿病晚期。
大量医学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在2型糖尿病前期,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维持平衡,迫使胰岛β细胞代偿性过度分泌,因而此期的患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并不低甚至还略高;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β细胞功能由盛而衰直至失代偿,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到了糖尿病晚期阶段,患者胰岛功能趋于衰竭,并陆续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由此不难看出,在糖尿病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而β细胞功能则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换言之,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其致病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这就为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糖尿病前期
也叫糖耐量低减期,此阶段是正常人向糖尿病患者过渡的中间期,所涉及的人群包括年龄在45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巨大儿分娩史者、糖耐量低减者以及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者。这一阶段的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日后有很高的糖尿病发生率以及高度的心血管病危险性,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本阶段的治疗,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包括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也可酌情选用药物,其目的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期
胰岛功能失代偿之后就进入了糖尿病期。此阶段应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1级治疗方案首先针对胰岛素抵抗这一关键环节,选用一种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双胍类(二甲双胍等)及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艾汀等)。本方案适用于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的早期患者,如无效可进入2级治疗方案。
2级治疗方案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艾汀等)和餐后血糖调节剂(拜糖平、倍欣等),无效后可选择3级治疗方案。
3级治疗方案用胰岛素增敏剂及餐后血糖调节剂,再配以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或非磺脲类),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2的患者。无效后可进入4级治疗方案。
4级治疗方案胰岛素补充疗法,即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最常采用的方案是白天服用降糖药物,晚上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该方案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3的患者。
5级治疗方案停用一切促胰岛素分泌剂,采用胰岛素替代治疗,适用于胰岛功能完全衰竭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一日数次(2~4次)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特别提醒:出于保护胰岛功能及减少药物副作用的考虑,当一种药物用至最大治疗量的一半仍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时,建议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而不主张将一种药物加至最大量。以磺脲类药物美吡哒为例,其最大治疗量是30毫克/日(两片,3次/日),临床上一般是用5毫克(一片),3次/日,倘若效果不佳,则采取联合用药。
对于上述方案也存在不同看法。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是可以逆转的,通过早期对患者实施短期(2周左右)胰岛素强化治疗,消除糖毒性作用,可以显著改善甚至逆转胰岛功能,大多数受试患者甚至可以不用任何药物,仅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维持正常达数年之久,因此,国内外有些学者建议,对于诊断伊始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跳过口服降糖药,一上来就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便更加有利于胰岛功能的修复。
糖尿病晚期
此阶段的患者不仅胰岛功能甚差,且往往有各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除了严格控制血糖以外,还要积极控制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降压、调脂、降粘、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等;另外,还要针对各种糖尿病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介入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等。
个体化治疗是糖尿病治疗必须遵从的一个重要原则,分期分级治疗方案只是针对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个大体原则,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其病程长短、体形胖瘦、肝肾功能、并发症的情况以及血糖谱特点均不相同,因此,在应用上述方案时,要通盘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
基于糖尿病病理机制所提出的分期分级疗法,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更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保护,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不主张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分期分级疗法不失为一种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将更加合理、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