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武汉大学一名大四学生王某,在酒店13楼坠自杀身亡,校方在其遗物中发现抗抑郁药物。
在王某出事前,曾被查出患有中度抑郁,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名校毕业生,就这样倒在了抑郁症面前。
在网上随手一翻,会发与现郁症相关的新闻从未间断,其中学生和青少年群体绝大多数:
2017年,2月23日晚,一位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的西安高三学生林嘉文,在患有抑郁症半年后,选择了自杀离世。
2017年5月5日,初中学生李梓豪从家中11楼跳下。随后,他的妈妈因为悲痛欲绝,也跟着跳楼身亡。
2018年6月1日晚8时40分左右,南宁大一女生因抑郁症跳楼自杀。
..............
惋惜悲痛之余,我们不禁反思,原本是花样年华的孩子们,为何成了抑郁症的牺牲品,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父母,在面对孩子抑郁症这一课题时,究竟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1
爸妈,我不是不开心,我是生病了
作为一个高中得过抑郁症的孩子,我深知父母的关心是有多么的重要,知道今天我已成家立业,再次回忆起那段岁月,仍心有余悸。
高中时,因为学业压力,加上对县城高中环境的不适应,生性内向的我,在学校里我几乎没有朋友,学业压力的步步紧逼,枯燥高压的生活,使抑郁症像魔鬼一样的缠上了我。
持续的情绪低落,整宿的失眠,几乎快要摧毁了我,没有一个人能体会那种折磨,也没有一个人能给予自己帮助,更令我伤心的是,在父母眼里,我的不爱说话,爱发脾气,整天愁眉苦脸,被他们当做了不开心,从来没有加以关心。
而网上,我发现跟我有一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庭不重视,偏偏不相信,以为自己的孩子,只是压力大了点而已。
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通病:当今的许多父母,没有抑郁症的直观概念,也没有意识到抑郁症有多可怕。
父母们往往以自己的心态看世间,得出自己的孩子太过矫情这个结论,更有些家长,觉得都是自己从小惯的。
殊不知,一念错一生错。
2
爸妈,我为什么会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病,压力、挫败、或者某一次伤害都可能诱发孩子的抑郁症,后台有一位读者曾留言跟我说:
初一时,有一次数学考试,因为自己的书写很差,被数学老师揪出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掉了试卷,并狠狠的丢在了自己身上,数学老师大骂自己的写的跟狗屎一样。
从那以后,他的自尊心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变得沉默寡言,越来越自卑,初三时发展成了抑郁症,好几次想轻生,胳膊上全是自残留下的伤疤,但父母看到他的伤痕,反而觉得是他在学校跟同学打架留下的,严厉的责骂了他。
许多家长觉得,学生有什么可抑郁的,好好把学上好就够了,哪有那么多事可操心,在孩子表现出一些反常行为后,通常也只会觉得孩子可能只是心情不太好,或者生病了,对孩子得抑郁症的事实,视而不见。
但实际上,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过渡期,人际压力和学习压力增大,孩子心理容易产生波动,尤其是初三和高三阶段,升学压力剧增,孩子敏感脆弱的内心极易出问题,抑郁症在此时趁虚而入,很可能成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第一杀手。
有不少抑郁症的孩子,父母是到他跳楼的那一天,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孩子已经抑郁了那么久。
原来我的孩子一直在对我发出求助的信号,可是我一直试图在用一种理论的方法去对待他,而不是真正地用情感的部分去回应。
父母们,请在悲剧发生前就用心聆听孩子,否则当酿成悲剧时,可就追悔莫及。
3
如何判断孩子的抑郁症倾向
家长需注意,孩子如果有以下6个行为表现,很可能是抑郁症:
1、反抗父母。
处处跟父母对着干,无端对父母发火,辱骂父母,一点小事不顺心就容易发火,较严重的表现为夜不归宿,打砸物品,厌食甚至逃学。
2、自我封闭。
放学和周末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不和同学交往,生活中没有朋友,有时候饭也不吃,父母敲门嫌父母烦,回家几乎不跟父母交流,父母问话几乎不回应,有时候昏睡一整天。
3、长期的消极情绪。
经常表现出负面情绪和自卑情绪,表达对生活的失望,厌恶自我。比如,说自己一无是处,对中考和高中表现出极大地自卑心理,不时向父母抱怨自身的缺陷,埋怨父母,说一些消极厌世的话。
4、成绩突然下降。
孩子原本成绩优异,却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大幅度下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原因并不是学习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孩子心理有了较大问题,家长需重视。
5、身体暗示。
孩子身体上出现不适,头晕、胸闷、恶心、四肢乏力,体重下降、嗜睡或者失眠,这些症状如果去医院检查不出什么疾病,就不是身体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导致,最有可能的就是抑郁症。
家长要重视,出现这种情况,不少父母认为是孩子体质差,该好好锻炼一下,这大错特错!
6、自残倾向。
为了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摔东西,自残,这就不是孩子性格脾气的问题了,家长要注意,孩子一旦出现自残行为,首先做的不是要责备孩子,要耐下心来,问清楚原因。
家长要明白,孩子要是出现了严重的自残倾向,心理上一定出了问题,很多抑郁症患者最开始就是出现自残行为,最后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4
如何预防孩子得抑郁症
1.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教育有度,不过分溺爱孩子,也不忽视孩子。
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爱自己,注意倾听孩子内心的诉求,平时跟孩子平等交流,当知心朋友。
这样孩子在学校里面受到挫折才会跟家长诉说,寻求心理安慰。否则心理问题化解不了,可能会变得抑郁,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2.提高家庭和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及减少家庭的矛盾性可以降低抑郁倾向的发生。
当孩子的情绪、行为发生明显变化时,要主动关心。如果孩子不愿意说,要主动去跟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同学们了解。
如果发现孩子最近一段时间情绪持续低落,学习成绩大幅下降,要主动和孩子沟通,即使孩子有抵触情绪,也要耐下心来,打开孩子心中的结。
3.如果已经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孩子已经开始求助,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给孩子足够的帮助,多鼓励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抑郁症患者大都出现厌食少食现象,注意孩子孩子饮食上的营养,最重要的是,要尽早带孩子去专业机构,予以积极治疗。
抑郁症不会因为孩子小而手下留情,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关注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不要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要适当改变小学时的一些教育方法,多关注孩子敏感的内心,对孩子的一些反常变化,多加以关注,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万一孩子真得了抑郁症,不管轻重与否,家庭教育一定要及时跟上,作为父母,绝不能以任何借口,缺席这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