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未来是一件最受人喜欢但又最没意义的事情,更常见的情况是,不管你说什么,不用5年,最多两个月,大家就已经忘记得无影无踪,毕竟新的预言又诞生了。人人知道晴天备伞的道理;你越不需要、或是越有选择的时候,就会有越多人对你有兴趣。
而如果一个创业者问出这样的问题,不用说,他们精神上和高利贷没有两样,都在干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事。——他其实是在问接下来泡沫往哪边涌。
还有人说,继续从共享经济入手在创业。
说实话,共享经济的概念虽然被炒得很火,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但是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数,即使是现在看上去还红火的共享单车,也不知道什么最后是谁能活下来。
所以,现在在去想一个共享概念,然后要做成的机会小的可怜。
很多人说新零售,说实话,这个行业基本被阿里,腾讯,京东,苏宁等巨头垄断了,基本其他的创业者进去,除了炒一下概念然后被踢出局外,我觉得应该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了。
从人类社会整体来看,我们正在通过技术更紧密的连接,而绝大多数的创新和商业,都来自于这张趋于致密的网络,从几十年以前的电话网络,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所有的网络都可以理解为物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看到在仓储、交通、安防、零售等细分场景,物联网已经落地,同时在向更多场景延伸。通过物联网的发展,我们需要新的传感器,获得了增量数据,通过数据获得了更多的行为和商业洞察,从而优化重构商业和服务,从技术底层来看,物联网带来更大的数据连接,数据运算和数据安全的需求,在更高速的数据网络、更强大的算力,更智能的算法,更灵活的操作系统,自组织网络等方面,也催生了一系列变革和进化。
物联网是未来创新发展的底层驱动,未来5年,甚至20年,都将是物联网及相关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但真实情况是,只要有核心价值的公司,熬过苦日子都有辉煌。有家公司叫能源科技,并不准备大举进攻电动车市场,而是希望维持自给自足的模式;无论碰到多少困难,经营团队一直都准备克服万难、自己前进。然而这几年,为了解决雾霾问题,规定汽车工业必须最快速转为电动车,所以一下子电池市场的需求强力大增;因此,能源科技必须忽然间迅速扩产数十倍。
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提供小打小闹的电池系统是一回事,但提供巨量的汽车电源系统,可就是天大地大不得了、牵涉资金动辄数百亿、数千亿的大事情。无论规模或资金,所有需求都迅速暴增。
能源科技竟然在去年一年之内,有好几个月出货量超过汽车业大哥“比亚迪”,登上了龙头的地位。
此外我结识过一位能力高强的朋友,他多年来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换公司、开公司,没有一次有耐心支撑到底。这位聪明人开了多家公司,却没有一家成功。
这算是非常难得少见的特例吗?刚好相反,另外几位当年在他之下谦虚工作的朋友,现在早就翻好几倍了。
只能说,他真是“世事变迁,人物依旧”的相反写照。
一心想快速翻牌,就会抓到一手瘪三;一心定神踏实经营,总会有好牌上手。很显然的,气长的人或许不像天才一样,一出手就能震慑人心,但那种“来什么牌都能打到底”的长久精神,才是投资人优良的投资对象。
当然,围绕着问题本身,我们来说点正事。投资这件事,除了创业者的特点外,主要看这新公司和两个大潮流的关系,一是摩尔定律,与电脑速度发展的定律,二是梅特卡夫定律,讲网络效应的定律。现代的科技发展,很多都是建立在这两个大势上。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都和这两定律连结。这种“势”,在经济史上没有很多次,石油是另外一个有名的“势”。国家发展、个人命运,有起有落,但如果能搭上大“势”,那是天之大幸。
相信世界是复杂的经济学家,通常都会支持效率市场,也都会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仅管如此,我们还是常设法把视角拉远一点,把历史纵深拉长一点,可以把大势看清一点。我们虽然无法准确指出什么事会发生,何时会发生,但顺着“势”走,就算有错,也不至于太离谱。
中国的崛起,也是一个大势所趋,就连中国在历史发展最低点的时候,西方也都还不敢小看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世俗化的人口,还有这么独特的文明,怎么可能不是世界的一大强权?
今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些比拟美国原始资本社会时期的robber barons,有权有势,未来会怎样,必然会想办法蚕食传统产业的底盘。那么道理就很明显了,如果你现在是传统行业的分子,看看能不能折腾几年成为巨头,和互联网公司一起搞;如果你是小兵,跟着消费升级的路子走;如果你懂技术或者对纯互联网感兴趣,那么努力向上多积累就够了,是金子总会发光。回到五年前,你会all-in人工智能、区块链吗?就算有人这么说了,恐怕你也不会信吧。
未来创业找对需求,切入行业痛点,我认为赚钱还是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赚大钱。接下来,我就未来五年有望实现爆发式发展的行业或者项目抛砖引玉,希望可以帮助到想创业而找不到切入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