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所谓读后感,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本文: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如下:
《瓦尔登湖》是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一部文学名作,在梭罗生前,它的名气并非很大,但随着时 光的流逝,其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瓦尔登湖》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题记
《瓦尔登湖》写于美国的十九世纪。那时美国继政治独立之后,精神、文化从欧洲大陆的母体脱离而真正实现独立,可那也是个光怪陆离的时代。
大部分人过着沉默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即是根深蒂固的绝望。但其他清醒的人都懂得——没有什么能阻止太阳升起。与此同时,瓦尔登湖也迎来了一位急流勇退的朋友,他就是——梭罗。
他纯粹而自由。两年又两月的独处生活,难道不会感到寂寞吗?梭罗不会,因为他早已和自己成了挚友。用文字描绘自然美的趣味,用心热爱自然,他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卸载城市的喧嚣,安装原始的快乐——天作棋盘星为子,地作琵琶路为弦。独处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修炼自己,以真正的精神读生活的智慧。
“我仿佛有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以及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
他勇敢而豪迈。当人们竭力铸造着自己金钱的桎梏时,梭罗却在竭力丢弃物质。他反叛大胆地提出,一个人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是富有。这不是要让我们粗茶淡饭、缩衣节食,而是试图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告诫我们——简化物质的欲望,重视精神的空乏,减少对同类温暖的追求,腾出时间和精神来深入生命。
这是他别具一格的“节俭”之道,“我宁可总是保持清醒,而沉醉的方式是无穷的。”
这些如水晶一般通透的思想,梭罗还记录了许多。终点即起点,四季轮回正是生命的苏醒沉睡......
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浮躁不安的时代。物质高速发展,欲望空前繁杂。多少人成了生活的奴隶,一生是由失望垒成的城堡,甚至是由绝望筑成的城墙。与其这样,为何不摒弃这些无价值的浮躁,还灵魂一份澄澈。尽管无法像梭罗一般选择隐居,也给自己更多时间回归自然吧,它是令人宁静、安心的。
我不得不将梭罗比作一棵树,我们可以从树的全部意义上来理解这句话——它不断迸发的枝条,它的蓬勃向上,它努力扎进土壤深处的根须和承受阳光雨露的绿叶,尤其是它的独立性。他可以仿若一棵树般独立自由,生长壮大,最终枝繁叶茂,纯粹强大。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吧,我们应该成为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梭罗。
合上封面,夜已深沉。我仿佛自那遥远的湖中引来了一泓清泉,它悄然汇入我的胸膛,我的心中也有了一个小小的“神赐之滴”,它时刻让我的心灵得到淘涤,让心灵单纯。
正如何怀宏先生在代序中所言,“世界上有多少个窗口,就有多少种生活。”我阅读得还很浅薄,我还在塑造我的生活。
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我找了一个优美的朗读版本,在独处的时光中听了几天,听完了沁人心肺的语言。《瓦尔登湖》从词句上说,清晰脱俗,闪烁着雨露光芒。看了些对此书的评论,如同针对一个网红店,有褒有贬。褒的人中不乏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贬的人中不缺搞不清状况,因看不懂而随意批评的。就把此书先看成是篇普通的散文来说,语言简练有力,朴实自然,绝对可算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状态下写出这样的作品呢?
作者梭罗,因为《瓦尔登湖》而闻名世界,但他是个“过世后”名人,活着的时候并不那么出名。死后很久,因为一些大咖对他作品,特别是《瓦尔登湖》的推崇,使得他有了世界性的声誉,成为少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作家。他活了45岁,活着的时候据说他没有从事过什么职业,日子过的特别简单,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从来不去教堂,从来不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看起来就是个孤僻、离世的人。但他也有政治观点,比如反对过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还不能算一个逃避现实的人,相似于我们熟悉的陶渊明。他十六岁即进入哈佛大学就学,是个基本素质较强的人。他与思想家爱默生关系密切,一样是个“自然学派”人。
28岁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两个月,《瓦尔登湖》是他这两年多时间林中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悟,内容涉及了饮食文化、住房建筑、生态环境、学校教育、农贸渔猎等。很典型的属于从平常中找生活的真谛的写法,感悟均来自普通生活。许多哲理,确实都可以从普通的生活中归纳,这一点我挺认同。我也偶尔有想短暂“隐世”的想法,好有环境背手踱步,静心思考。很多人读不了这种书,觉得《瓦尔登湖》太寂寞了,我想是因为他们无法脱离开聒噪的生活状态,自己太浓烈了,太丰富了,更主要的不敢“简单”。对的,大多数人客观上都不敢这样,但内心却也有所向往。所以《瓦尔登湖》给能理解它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去欣赏梭罗的生活状态。可能不用特别在意作者具体在写什么,因为那都是日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梭罗那种具备了隐世的愿望,又有归纳哲理的能力,还敢于付诸于实践。在他的情绪中,可能对物质生活无大求,而享受于他自己的寂寞精神世界。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学不来这种生活方式的。但有两点我觉得可以从《瓦尔登湖》获得,一是神往恬静自然,并在隔一段时间后抛开世事去“寂寞”几日,二是记录好普通生活,并从中凝练出生活哲理、处事哲学。
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夜已深,翻开《瓦尔登湖》,重温着这些句子,心中不免再次泛起了涟漪。
梭罗笔下的这个“世外桃源”,就像一位窈窕的淑女站在朦胧的雾中,令人无比向往、蠢蠢欲动。书中的句子,总能猝不及防地击中我们的内心深处,或引起强烈共鸣,或引发深度思考,或令人深思向往......
读《瓦尔登湖》,我们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雾霭,处处蕴含着返璞归真的美丽。他记录了观察与体验大自然最真实的模样,为其赋予了通俗的哲学意义,这正是梭罗超越众人所拥有的一切所在。反观如今,充斥着追名逐利、物质要求的时代,恐怕难以找到如此沉淀,专心体味生活意义的仙露琼浆了,让人们的心灵从沉重的物质中解脱出来,回归瓦尔登湖畔那种恬淡、宁静的状态,呼吸自由的空气,体味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那些唤醒了我们沉睡的旧梦。
读罢此书,我脑海中隐隐出现了一个头戴草帽、短褐穿结、带月荷锄的人——五柳先生。
梭罗和元亮兄竟真有些相似,两人都因厌恶世俗的追名逐利,厌恶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而隐居,都好自然、乐山水、爱流年,梭罗也曾在瓦尔登湖畔“种豆南山下”,两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隐居时间了,梭罗只隐了两年多,而陶渊明却是藏了半辈子。
其实对山水的偏爱不在于隐居时间的长短,时间只是人们想象与虚构的产物罢了,重要的是心。隐居只是一种方式,而在心中留一片“瓦尔登”才是最具意义的。
劳动或创造的目的是与大自然或万事万物进行心灵的联系,这个过程才有意义。作者最终离开了瓦尔登湖,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厌倦,而是因为他发现,其实所谓的世外桃源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你内心贫乏、无法平静,就算环游世界,对你而言也并无差异,瓦尔登湖是你永远找不到世外桃源,是想得而不可得的诗意生活,因为它只会存在于你的心中。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