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学天地>正文

高中生读《瓦尔登湖》有感范文

发布于:2019-08-08 15:45:02发问者:天晴问友| 评论:1条

高中生读《瓦尔登湖》有感,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高中生读《瓦尔登湖》有感范文,本文:高中生读《瓦尔登湖》有感范文如下:

导语: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一部随笔散文,纪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居住时的所见所闻。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瓦尔登湖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读《瓦尔登湖》有感范文【1】

第二次翻开《瓦尔登湖》(王家湘译),是今年三月初的事了。第一次阅读该书是大一的时候,初读时也别无感触,读到后面章节时才渐渐觉察出其文字间的韵味。合上书本后,对于具体的内容几无印象,印象深刻的倒是书前序言中别人提到的读瓦尔登湖时的最佳时段:当是黄昏与夜深之时,彼时心情渐渐寂寞与恬静又万籁俱寂,正适合读如此安静的作品。

第二次读是书时,我的心情倒非寂寞也不恬静,心头攒动的尽是躁动,为那些延伸出来的曲折种种。想着,应该静宁自己的灵魂,应该找一本安静的书来慰藉身心,思前想后,觉得《瓦尔登湖》最符合标准了。便在书堆中翻找了半天,抽出《瓦尔登湖》,断断续续地读了起来。

在我仅存的记忆中,《瓦尔登湖》是一部深通自然之道的书,字字句句尽是真实与辽阔。然而,再一次阅读时,却发现了自然之外的深刻与厚重,是思想的深刻,是心灵的厚重。梭罗绝对是一个内心坚强的特立独行之人,他全然不为俗世所左右,总是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意志,也同样以他具有信度的行动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别一种可能,虽然这将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却是充满着力量的令人欣羡的道路。

在书中,他娓娓道来着他的生活方式,他的生活目的。以一种绝对真诚的态度与行动告诉世人,完全不必要去追求过多的身外之物,完全能够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他想告诉人们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坚持与追求的人生。在他眼中,有着很多的不用在意及无需追求,他推行的是一种更崇高的法则,关乎思想与灵魂的。他自然是不屑于人世的纷扰与攀竞的,他也厌弃一切有违自然秉性的繁文缛节,甚至显得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了。但是,他并不是以一种自以为掌握世界上唯一真理的姿态骄傲着,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同情,而且对于一些访客与来往的渔民或者伐木工人一类,是相当友善的。当然,在某些表达上,他显得过度了,但是中和未必就是美德。

可以说,自然是他最大的兴趣。他以一种流动的笔调叙写着一年四季的流变,春天的融冰,夏天的森林,秋天的落叶以及冬日的静默。花,叶子,鸟叫,松鼠的活动,湖泊的变化,是他关注的焦点,他总是饶有兴致地观察它们的变动,并且以一种极为寻常又极为不凡的笔调流淌成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折服于他对自然物事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折服于他寻常表达中所寄寓的深刻哲理。他的一呼一吸间仿佛与自然万物统一步调,他的心随着万物的节奏而翕张律动着。在一字一句间,在他诉说他家庭院前的草莓、黑刺莓、景天、金丝桃、沙樱、乌饭树、落花生时,在他在冬季的月色中碰到在林中搜寻的猎狗时,在他观察松鼠和野鼠为了他储存的坚果而争吵不已时,我仿佛能看到他眼中的澄净与心中的清明,那样一种明净无杂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他以一种极大的包容性与耐心,静静地领受着自然的赐予,也参与到自然的变化中去。他自己种豆子,自己烤玉米,自己捕鱼,过着一种自然无忧又绝对安静富足的生活。他的灵魂安静又明媚,一如自然的阴晴雨雪,无需多言,自有规律。而最为重要的是,他始终无衰竭的对于大自然的兴趣与好奇心,很好地遣散了所谓的孤独与寂寞。事实上,以自然一般的身心经历自然的人,浑身上下涌动着的是一股由内而外的欢乐,是少有孤独的。

随着他的笔触的展开,我的躁动仿佛被瓦尔登湖的湖水洗净了一般,心中变得极为安宁。但这种安宁并不稳固,总是随着书本的合上而自动溜走。想我,同作为一个敏感自然变化且热爱自然的人,实在是得亲身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中,才能真正领悟自然的妙绝,才能够在天地的壮阔中寻得一份生命的恢弘。

而《瓦尔登湖》作为一本向自然敞开的心灵之书,实在是值得时时捧阅的,因为每一次的阅读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洁净。

高中生读《瓦尔登湖》有感范文【2】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题记

轻叩一本名着,细细地与梭罗促膝谈心;翻开一卷墨香,轻轻地聆听瓦尔登湖弹奏的梵歌。

回归自然的纯洁,回归淡泊的境界。我,作为一名浮躁的都市人,有幸拜读这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瓦尔登湖》,为我除去那躁动的灰尘,披上那自然的清新。

白居易曾说: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能心虚即我师。”这恰似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罗就是在这里进行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独居生活。他记录从春到冬的这一轮的风景,他的超验主义实践建立了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方式,还原生活的原始状态。

真的很难想象,梭罗是如何生活下去,他将自己放在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他拥有的只有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一张小小的床,一张普通的书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纸,仅仅只有简单的陈设,仅仅只是他执着的信念,仅仅凭借着人对自然的欲望和热爱,他,完成了这伟大的实践,完成了这对自然的追求,完成了这本杰作,这不得不让后人称他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至高的境界。当时正处于工业时代,物质的优越并没有让梭罗迷失,随波逐流,他曾在《经济》中写到:

“……人最美好的部分,不久也会被梨入土壤,化作粪肥……”

将所谓的经济与自然对立,当人们奢侈地享受生活时,却忘记这浮华世界背后的陷阱,难道就不怕醒来之后会是一场噩梦?似乎从原始时代开始,那些可以被称得上是“智慧”的东西早已被这社会的发展所抛弃,人们对于自然只剩下贪婪,总是渴望获得什么,有时像是一个无底深渊,永无止境。

梭罗总爱引用,记忆中影响最深的就是罗利的英译对句:

“既然人人乐道肉身本具顽石性,慈善心肠何能不将烦恼痛苦忍。”

带着讽刺去批判着人类的盲目,带着幽默去痛斥人类的无为。对于人,他的信仰除了所谓的上帝就是那些所谓的统治阶级,这对生活在基层的人民而言,生来位卑,他们活着就像一部机器,为了不让自己在劳动市场上贬值,抛弃了气概,抛弃了自尊。是的,他们的劳动力升值了,可悲哀的是他们的智慧却在贬值,难道这就是“安逸者”?这正如梭罗所言:“你刚走出了失望之城,又走进绝望之乡。”

上帝没有赋予任何人任何权力,自然自有它的公道。你,生来未带一草一木,死后又不带走一缕一线。奴隶的生涯终究是由失望垒成的城堡,有的甚至是由绝望筑成的荒墓,与其这样,为何不摒弃这些浮躁,还灵魂一份通透,回归自然的宁静呢?设想一下,当你面对这博大的自然,它给予你的是新鲜的空气,甜美的果实,突然间,你是否感觉自己成为了天真浪漫的孩童,不知疲惫地奔逐在它的怀抱里。

这些如水晶般的思想,梭罗还记录了很多很多,终点就是起点,四季的轮回正是生命的苏醒沉睡,这些文字就像是一杯温水,让人沉浸,心灵正被一点一点洗涤,灵魂正被一点一点安静。

淡泊是智者的动力,像是一把折扇,送来徐徐清风,拂去一片焦虑;又像是一面镜子,照清娇容的面貌,看清人性的本质;还像是一首诗词,念时如痴如醉,回味时百感交集。

月下共饮,湖边共赏。邀君在这片湖水前共冥,邀君在这份淡泊中共寻那份静谧!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 经典名著《论语》读后感

    经典名著《论语》读后感 ,我们知道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经典名著《论语

  • 读《曹操荡平中原》有感

    读《曹操荡平中原》有感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读《曹操荡平

  • 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 ,我们知道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

  • 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大家

  • 中学生假期读西游记有感

    中学生假期读西游记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大家

  • 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

文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