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读后感,所谓读后感,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红军长征读后感,本文:红军长征读后感800字如下:
导语: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长征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征读后感【1】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想把我们挤兑下去,害怕我们的强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种丑恶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敢面对。以极大的信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让世界人看看中国的强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长征读后感【2】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共产党在历史赋予的重任面前,义无反顾的卧薪尝胆,终于用自已的智慧走完了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之路,带领中国革命和社会来到了以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的面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证明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和重要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运用这个法宝取得胜利的典范,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为了民族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奋斗。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一日三省,向自己发问,对自己剖析,那么还会有担心和恐惧的事情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世上有几个人能严肃认真的面对自己的灵魂呢?‘知耻近乎勇’推及一个政党,有没有有勇气不断反省,及时更正所犯下的错误呢?所以说,能直面现实、忠诚、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2万5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个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多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9省,行程16000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8千余里,进行大小战斗千百次。鉴于此,以色列军人伍大卫曾经评价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敬仰和学习,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确是悲壮的。身后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梦却圆满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为中国百姓谋信服的崇高精神,从中还闪现了对人类自身力量的确认:人是万物之至尊。
长征所完成的不仅是战略转移,还为新的革命阶级的到来酝酿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对其他人的生命、尊严的倡导和践行,长征25000里一路走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斗争。人在社会上的存在,不仅仅要贡献义务,还要活的自身生存繁衍的条件,在当时内外夹击、重重压迫的情况下,人要想获得真正称之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须斗争。长征和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就在其精神内涵则是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对人的价值和权力的追求,传统的外在体现。
长征读后感【3】
2010年12月21日,收到饶君寄来的《联大长征》,刚拿到书的时候就被书精美的封面吸引住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联大内迁的路线图,图上标记的箭头,犹如一个个坚实的足迹,记录着这段教育史上的奇迹和佳话。“西南联合大学”几个字在书的右上角虽小,却苍劲有力,无不体现着一种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精神力量。该书选用“长征”二字,更体现了联大这一旅程的伟大和神圣,充满着信仰的力量。
1937年,七七事变后,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内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来随着抗战局势的变化,南京失守、武汉告急,临大再次迁徙,1938年2月,临大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奔赴昆明。临大内迁昆明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坐汽车由长沙沿湘桂公路经桂林、南宁、镇南关(今友谊关)到河内,再由滇越铁路进入昆明;另外一条就是湘黔滇旅行团的路线,该线路更惊心动魄,更富传奇色彩,因此,书中所述之长征便是就湘黔滇旅行团线路而言。因其更体现着征途的艰险和神圣,一如其宗旨所言:“借以多习民情,考查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务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这段旅途已然超越了旅行本身成为联大精神的一部分,融入抗战的民族精神之中。1938年4月2日,旅行团到达昆明,临大内迁之旅结束,并奉命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临大的内迁便成为西南联大校史的一部分,书写了联大“长征”的壮丽篇章。
《联大长征》选取了张寄谦先生编写的《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西南联合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纪实》一书中几篇最具史料价值的篇章,作为湘黔滇之旅的实时报道。所选包括林蒲的《湘黔滇三千里徒步旅行日记二则》,向长清的《横过湘黔滇的旅行》,钱能欣的《西南三千五百里》,刘重来、邹鸣鸣的《三千五百里采风记》,董奋的日记,余道南的《三校西迁日记》,杨式德的《湘黔滇旅行日记》。所录入的文体包含日记、回忆录和传记之分,文笔有华丽朴实之别,选入的作者专业背景各异,旅途中关注的问题和切入的角度不一,因此能全面的反映联大内迁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体现了选编工作的细致和严谨。如林蒲的日记就写的很有诗意,刻画了旅途的浪漫,向长清、钱能欣和余道南的文章,或为旅行总结,或为若干年后日记整理所得,颇有回忆录风格,董奋和杨式德的文章则是原生态的日记体裁,文笔朴实,记事丰富。联大学子用他们的笔记录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更用心感受着联大长征的精神价值。
联大长征所到之处有宁静的小镇,有少数民族的村庄,有如同仙境的美景,这些都是久处象牙塔的学子们罕见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段旅程对他们而言不仅是普通的转移内迁,更是精神深处的一次神圣之旅,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沿路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的风情,更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感怀。毛泽东在总结红军的长征胜利时曾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同样,联大的长征也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宣告了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决心,宣传了爱国、自强的民族精神,播撒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