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天晴问答>正文

抹茶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史是什么?谁把抹茶传去日本的?

提问于:2021-03-04 10:54:30提问者:天晴网友

抹茶是日本的非常出名的食材之一,却很少人知道,抹茶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中国有很长一段时期是喝茶粉的,叫末茶,后来才改成茶泡水喝汤去渣。

抹茶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史是什么?从什么时候起源、兴盛、衰落?谁把抹茶传去日本的?

最佳答案

真正的抹茶起源于中国的隋朝时期,当时的皇亲贵族闲来无事,就把最新鲜的绿茶磨碎了冲泡,相当于皇族的下午茶,是很高端的饮茶方式。

茶叶早期是作为贡品,供帝王和皇族饮用的,后来才开始在普通百姓中得到使用。至唐代,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当时的人们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制定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记载:“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讲究的是“吃茶”。在茶文化流行的唐代,还创造了“煎茶法”,即: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候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由此,唐朝开始了末茶吃茶法。

唐代诗人卢仝就写出了“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来赞美抹茶,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绿绿的茶上飘着白白的泡沫”。

抹茶在宋朝达到顶峰。西门庆常说的一句就是“点一盏浓浓的茶来”。且盛行“斗茶”之风。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述斗茶之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宋徽宗也对茶颇有研究,并著《大观茶论》。宋代还逐渐形成了“茶百戏”、“点茶法”。同时发明了点茶的重要工具—茶筅(xiǎn),茶筅是由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专门用来调搅粉末茶。

明帝朱元璋认为饼茶制作费工费时,下诏书废除饼茶制作,改变了茶的制作工艺,改为冲泡饮茶。后来,随着加工工艺的增多,逐渐出现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形成了六大茶类,而末茶茶道逐渐断代、消失。

南宋绍熙二年,点茶的方法由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带回了日本,种茶、制茶、饮茶之法,茶籽茶器一并都带回了日本,并且迅速风靡,中国末茶(即抹茶)的东渡后,逐步发展为日本国粹—日本茶道,荣西禅师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中国的玄奘般的存在。

网友3413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问答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