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民歌般的小词,写尽了少女的春愁春恨、离情别绪。从采桑到织锦,从惜别到怀远,描绘出一幅色彩缤纷、形象鲜明的生活画卷。这便是真挚,便是美好。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写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少女的天真情态,真实而生动。上阕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阕写主人公在或许正是意中人的来客忽然来到时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因惜花而饮酒,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离别之后,寄寓着她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映照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河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有着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深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之作。
清平乐
宋·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全词多情而不亵,贵在写出少女真实的体验。本来南朝乐府中已有类似描写,但那是民歌。此时出现在宋时女词人之手,该是何等的勇气。道学家们虽不免诋之为“淫娃佚女”“有失妇德”,然而词论家仍不吝予以高度的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莲子居词话》卷二)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小词写闺中春愁。上阕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虽“十二栏干倚遍”,也无法排遣。下阕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自己所挂心的人,不禁愁绪万端,觉得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肠芳草。通篇哀婉细腻,愁思无限。
题拈花微笑图
明·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一问一答,各尽其妙。问者满心喜悦,信心满怀;答者脱口而出,漫不经意;这一下可惹得她娇嗔起来。诗把幸福的爱情生活写得有声有色。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