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国时期(汉末—280年)
因为《三国演义》的演绎,三国初期的名将实在是太多了。蜀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将;魏有张辽、徐晃、李典、于禁、乐进、许诸等将;吴国则是周瑜、程普、吕蒙、陆逊先后挂帅。但我觉得总不能全部称之为中华名将,只能择蜀之关羽(29)、吴之周瑜(30)和陆逊(32)、魏之张辽(31)和邓艾(33)五位,陆逊击败刘备的“夷陵之战”是历史著名战役。实际上此时期真正的军事家倒是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三位,但这三位称其为将似乎不妥。
六、西晋(266—316年)
杜预(34)和王浚(35)两位大将为司马氏实现西晋皇朝的统一大业战功卓著。杜预作为大将先后北守边关西征吴国,灭吴后又南定两广和交趾;王浚则攻下了吴国都城建业。
七、南北朝时期(316—589年)
南北朝可谓乱世,尽管没有出现统帅三军的最杰出将领,名将还是有几位的。南方经历了东晋和宋齐梁陈的朝代更替,先后有东晋名将陶侃(36)即陶渊明的祖先、“闻鸡起舞”的祖逖(37)、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谢玄(38),还有被南朝宋文帝深悔之“自毁长城”的檀道济(40),以及南齐之裴叔业(39)、南梁之韦睿(42)、南陈之萧摩诃(46)等名将。北方诸雄纷起,名将行列终于也开始写入了少数民族将领,他们是北魏名将氐族人杨大眼(41),执掌东魏的鲜卑人高欢(43)、执掌西魏的鲜卑人宇文泰(44)、北齐名将高车族人斛律光(45)。
八、隋朝(581—618年)
隋朝虽存世仅38年,却奠定了后世数百年统一封建皇朝的基业。为隋朝统一立下大功的虎将有灭陈之韩擒虎(47)、征伐南方之刘方(48)、灭陈贺若弼(49)、为隋亡而赴死之张须陀(50)。
九、唐朝(618—907年)
唐朝名将分为两部分,一者如李靖(51)、秦琼(52)、尉迟敬德(53)、程咬金(54)、李勣(55)等追随李世民打江山的开国功臣。李靖是统帅;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位成了“门神”,更有以“关公战秦琼”来取笑吹牛者的比方;程咬金“三斧头”在民间成了最为流行的谚语;而李勣即为有名的徐茂功也。
二是此后巩固大唐江山的名将。既有苏定方(56)、裴行俭(57)和薛仁贵(58)、薛丁山(59)父子及高仙芝(60)那样长年征战边陲的大将,也有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名将郭子仪(61)和李光弼(62),“雪夜下蔡州”的平叛将领李诉(63)等。
转战万里建立大齐政权的黄巢(64)当然也是唐朝的。而五代最有名的将领李克用(65),实也为唐末将领,其它五代十国的将领要么名气不够,要么残忍无比,称这中华名将可不妥,就不再单列了。
十、辽宋金元时期(907—1368年)
有宋一朝,实并未统一,辽金西夏蒙古与宋朝之间相互混战,直至元朝的建立才结束。以往国史常常宣扬宋之名将,其实宋多次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纳贡,契丹、金、夏、蒙也有许多优秀将领。
辽除了有优秀的军事统帅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外,也有多次大败宋军的耶律休哥(66)。
北宋崇文抑武,就选择名气很大的杨业(67)和狄青(68)了。
出将入相的完颜宗弼即金兀术(69)自然是金朝的不二人选。
南宋名将除了岳飞(70),还有曾大败金兀术的韩世忠(71),和以身殉国沉入大海的张世杰(72)。
成吉思汗可谓世界上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以至其手下诸将的名声反而不响了。协助成吉思汗成就大业“蒙古四杰”之木华黎(73)、博尔术(74),远征西亚和东欧的哲别(75),攻陷临安俘虏宋帝的元朝开国功臣伯颜(76)皆为当时世界上的优秀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