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频共振”?科技的发展让沟通越来越没有障碍,以前我们看的人的视野局限于自己身边,受区域/工作场合的限制,而现在不一样了,线上有社交工具,线下有高铁/物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便捷。
因此,我们更容易遇到和自己同频的人,她昨天还远在天涯,今天就也近在你眼前。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和家人/同事聚会的时候都在玩手机,因为我们的社交不再受空间限制了,我们可以随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去互动。
在这种突破之下,人性里的各种需求更容易被满足,比如被理解/被关注/被夸奖,也包括各种欲望/理想等等。
而且,人总是更容易被和自己相似的东西吸引,这是人的基本属于之一,化学上称此现象为“相似相容”,所以“人以群分”这种现象在以后会越来越明显,那些相似的人总是轻而易举的走到一起。
这就是人的两大需求:一是物质方面的,需要用“价值交换”去满足;一是精神方面的,需要用“同频共振”去实现。
总而言之:首先,人突破了传统的限制,羁绊越来越少;其次,人变的更加纯粹,人的价值更加凸显。最重要的是,人正在从旧的秩序种解放出来,变的越来越独立,而且即将从独立走向联合,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电话。曾几何时,不少人把要到别人电话或合影当成炫耀的资本。
不禁想起1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接触到某“大人物”,交流甚欢,蛮投缘的,相互留了电话。原以为这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不久,刚好遇到一困难,想到了这位“大人物”。
于是,长长地发一条短信,没回!又打去一个电话,结果,听到两个字:没空!说实话,当时很有挫败感。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拒绝,以为和对方留了电话存了微信,彼此应该能帮忙,却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只有平等,才能互相帮助!
很多社交并没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别人电话,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仅仅是白打了一个电话。因为你不够优秀——虽然很残忍,但谁又愿意帮助一个不优秀的人呢?
2014年,我在上海某院校给教职工分享《时间管理》的课程,有一位年轻的博士生提问说:“自己正在忙工作,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该不该拒绝?会不会失去人脉?”我说:
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这位年轻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没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动找我,我懂现在为什么有人主动找我了。”最后,他肯定地表示应该多花时间在自己科研项目上,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听起来很冷,但这是事实。
我身边曾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朋友在一起,美其名曰:交朋友,处关系。为了朋友,常常忽略家人,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
刚开始,身边的确有一群朋友围着、跟着,在他的心里,有朋友就是有一切似的。后来,处得还可以的人渐渐地离去,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好,除了没有时间外,恐怕就是觉得没那个必要了。因为当你把时间花在混朋友关系上时,自身没有其它过硬的本事,也没能打好事业的根基。
天有不测风云,他身体出了状况,得了癌症。医生说跟平时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常常应酬导致喝酒过量、生活没有规律等。令人难过的是,当朋友知道他得了癌症,就像瘟疫一样离他而去,最后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