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今日看点>正文

庄则栋是怎么死的

新浪
2020-08-26 12:09:23

2013年2月10日,庄则栋因肝癌晚期在北京佑安医院逝世。庄则栋(1940年8月25日—2013年2月10日),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生于江苏省扬州市,自幼喜爱乒乓球运动,14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小组,1957年,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

1959年,入选中国青年乒乓球队;庄则栋曾获得第26—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之一。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冒着风险,结交美国运动员Glenn Cowan,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开启乒乓外交。曾任国家体委主任,中共十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拓展资料:

1、个人经历

庄则栋,世界乒坛上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中国体育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他曾经三次蝉联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国家队内部冠军,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他的乒乓之道起步于新中国的艰难岁月,他的乒乓精神鼓舞一代人的创业激情,对此《经济日报》于2004年12月24日,用整版的篇幅,进行了重要的专题报道;他与美国运动员科恩的邂逅并大胆接触,奠定了“乒乓外交”的基石,使得乒乓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他为“小球转动大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追求,创造了迄今无人能超越的神话。

2、乒乓外交

庄则栋的传奇人生并非仅仅因为他是世界冠军,昔日著名的“乒乓外交”给他的人生际遇带来了荣耀和坎坷,对此,他本人引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作为点评。

对于中美的“乒乓外交”,庄则栋说:“这是乒乓球有幸成为国家外交战略的‘棋子’而已。中美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才是缔造这段历史的必然条件,而乒乓球只是一个偶然因素,否则,中国的乒乓球再厉害,也是打不到另一个半球去的。我为能成为这个‘棋子’感到光荣,但这其实是中国乒乓球界的光荣,也是中国所有乒乓球爱好者的光荣。”乒乓球在中美建交的历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当时中美关系“解冻”需要一个契机。

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与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Glenn Cowan)“礼尚往来”之后,当即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庄则栋更受到毛泽东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系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各国记者纷纷拍照,进行图文并茂的报道。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庄则栋更受到毛泽东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乒乓外交是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文化事件。当时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期间,面对“搭错车”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思,庄则栋的友好举动开启了“乒乓外交”的佳话。“乒乓外交”使中美关系成功破冰,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起到了促进作用。1972年,以庄则栋为团长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回访美国,在白宫玫瑰园同美国球手比赛,并受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接见。

点击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吐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