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最初的用途是药用,有祛痰止咳、消食醒酒、驱虫等作用,使用后人会感到精神轻度兴奋,身上微微发汗。过去高山地区的人们常以吃槟榔来御寒,消除紧张劳动后的疲劳。这也是为什么槟榔在台湾地区分布比较广的原因。后来,槟榔发展为一种咀嚼食物,供人们嚼食,以打发时间、提神醒脑,与吸烟、饮酒一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之一。
加工之后用来咀嚼的槟榔质地粗糙,纤维粗大,对于牙齿的磨耗非常严重。长期咀嚼槟榔的人牙釉质磨损,牙本质暴露,牙齿敏感,不能食用冷热酸。
并且这种刺激使牙龈过早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敏感症状加剧,甚至早期松动脱落。还会导致咬肌发达,形成“槟榔脸”,严重影响美观。孕妇过多嚼食槟榔,有可能造成流产。
最严重的是槟榔可能致癌。在广泛嚼食槟榔的地区,口腔癌的发病率极高。什么?还有口腔癌这个癌症?对于很多人来说口腔癌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然而它却真实存在在人群中。从世界范围看,口腔癌与咽癌的发病率较高,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其中口腔癌位居第十二位。其严重程度不容小觑。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但是由于相关标准缺失,槟榔在我国依然是作为食品销售。央视曾报道“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专家指出: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
槟榔是如何致癌的呢?槟榔中含有生物碱,再加上粗糙的纤维对口腔内柔软的黏膜的刺激,这些生物碱很容易打破黏膜屏障进入粘膜下细胞,导致黏膜萎缩,促进角质形成,引导粘膜下的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粘膜下的胶原合成降解平衡被打破,血管闭塞并减少,最终导致粘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又称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submucous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常表现为口干、灼痛、进刺激性食物疼痛、进行性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症状。
OSF属于癌前状态,OSF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由于广泛流行咀嚼槟榔的习惯导致OSF高患病率,使口腔癌居这些地区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
台湾18岁以上的居民约8.5%有咀嚼槟榔习惯,由于咀嚼槟榔习惯,台湾地区口腔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口腔癌位于台湾男性癌症食物第五位。
严重OSF患者的张口度只有一横指甚至更小,患者语言、进食、吞咽等功能均受到影响。为了一时的口舌之快,而造成最终的张口讲话困难甚至癌症。长期咀嚼槟榔只会带给我们一个后果——有苦不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