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在做体检的时候,有时会被告知乳腺钙化,这时患者往往非常的担心。那么乳腺钙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乳腺钙化严重吗?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乳腺钙化
是指可以在乳房钼靶片或彩超检查时上看到钙沉淀物。钼靶摄影检查对乳腺钙化显示率高于彩超,尤其是数字化钼靶摄影。
为什么乳腺上会出现钙化呢?为什么钙化点有大有小呢?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这是由于组织的损伤,引起了机体的修复反应。钙化是机体修复方式之一。
是什么原因引起乳腺组织的损伤?
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比较多,如外伤、感染、异常的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等等。
人体内发生钙化的机制是什么?
正常机体只有骨和牙组织含有固态的钙盐,如果在骨和牙之外的其他部位组织内出现固态的钙盐沉积,就称为病理性钙化。
沉积的钙盐主要是磷酸钙,其次为碳酸钙。在HE染色时,钙盐呈蓝色颗粒状,开始时颗粒微细,以后聚集成较大颗粒或片块,量多时肉眼可见为白色石灰样质块。由于难以完全吸收,而成为机体内长期存在的异物,可刺激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而将其包裹。这就解释了钙化斑块为什么有大有小。
病理性钙化分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两种。前者常见,是在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上发生的钙盐沉积,如结核坏死灶、脂肪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变性坏死区,坏死的寄生虫虫体、虫卵以及其他异物等。此时,因无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可不升高。
营养不良性钙化的机制,可能与局部硷性磷酸酶升高有关:碱性磷酸酶能水解有机磷酸酶,使局部磷酸增多,当超过3Ca2+×2PO43-的常数值时,就形成磷酸钙沉淀。
磷酸酶从哪儿来的?
其来源一部分是出自坏死细胞中的溶酶体,另一部分则可能是从周围组织液中吸收的磷酸酶。
此外,钙化与局部组织的pH变动有关。变性坏死组织的酸性环境可使局部钙盐溶解,钙离子浓度升高。之后由于组织液的缓冲作用,局部组织碱性化,故钙盐析出而沉积。
转移性钙化较少见,是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致血钙和(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未受损的组织上沉积所致。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肿瘤,可造成骨质严重破坏。大量骨钙进入血液,使血钙升高,以致钙在肾小管、肺泡和胃粘膜等处沉积,形成转移性钙化。此外,接受超剂量的维生素D时,因促进钙从肠道大量吸收,也可引起转移性钙化。
钙化对机体的影响视具体情况而异。转移性钙化可使钙化的组织、细胞丧失。血管壁钙化使血管失去弹性变脆,容易破裂出血。结核病灶的钙化则可能会使其中的结核菌逐渐失去活力,减少复发的危险。但结核菌在钙化灶中可以继续存活很长时间,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仍有可能引起复发。
钙化点的大小,形态、分布,与乳腺所发生的疾病有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疾病的性质、特征,与人体机能的相互作用方式,决定了钙化的特征。
乳腺增生伴有钙化通常是比较大的钙化。乳腺增生发病的基础是内分泌紊乱,合并免疫功能的异常,常常伴有肝胆和胃肠道疾病。由于乳腺组织内发生了免疫性的损伤、炎症,引起的乳腺的退行性改变和修复的机制,从而引起了粗大的钙化,构成了乳腺钙化的良性特征。
良性疾病的钙化,由于疾病的病变是可控的、分散的,故颗粒的外形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分布广泛而散,形状多为圆形。恶性病变的特征是在与人体相互作用中,细胞不断的坏死,也不断新生、发展,故而表现为数目众多、成群的微小钙化,如泥沙样、成簇的针尖样钙化,特点是大小不等、粗细不等、极性不一,常见分叉状、小杆状。1972年Woife提出15~20个/cm2钙化点,即可判断为恶性钙化。
钙化形态对辨别病变的良恶性有较大的意义。观察发现:粗大颗粒状、蛋壳状、不规则团块状及轨道状钙化多发生于良性病变。
针尖状、小杆状、分叉状及泥沙样钙化多发生于恶性病变。钙化的形式多样、大小差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单纯出现一种形态的钙化时,成簇的针尖状、分叉状钙化,对诊断恶性病变的意义较大。泥沙样钙化为不确定性钙化,良恶性有重叠,但告泥沙样钙化伴有其他钙化形式,多半为恶性病变。
诊断
从病史、临床表现、体检、辅助检查结合分析,对可疑恶性病变的钙化,可以进行穿刺取样活检,以明确诊断。
治疗
对于良性病变,可以治疗相应的伴发的疾病,同时随访观察。对于恶性疾病,根据肿瘤的分期,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