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健康>正文

孕妇要注意哪些疾病 这8大慢性疾病一定要注意

发布于:2020-04-05 10:35:07发布者:天晴网友

怀孕期间,使用药物必须更为谨慎,这是准妈妈都知道的常识。也因此,准妈妈生病了,多会抱着能忍则忍的态度,不到紧要关头绝对不愿意使用药物。但是,有慢性病史的女性,在「药」与「不药」之间,又该如何与慢性病和平共处?本文特别针对8种常见慢性病,提供准妈妈实用孕期照护守则。

怀孕前有慢性病史的准妈妈,都可归类为高危险妊娠一族。有些慢性病会对胎儿带来不良影响,或提高产妇发生重症的风险,因此,如何做好慢性病控制,是准妈妈的孕期必修学分。

有慢性疾病的女性怀孕,其风险比一般孕妇高出许多,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必须做好疾病控制,规则用药稳定病情,有助于降低怀孕时的风险。不过,如果是程度严重的慢性病,例如心?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对母胎健康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较不建议怀孕。以下针对8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为例,说明各种慢性病在怀孕后的照护要点。

心脏病

自然生产配合减痛分娩

怀孕后血流量增加,心脏的负荷更大,若在怀孕前有严重心脏病者,例如有未经手术矫正之发绀型心脏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肺动脉高血压,孕期中发生心?衰竭机会较高,对准妈妈和胎儿都会有不良影响,因此不建议怀孕。此外,程度较为轻微的心脏疾病如心房中膈缺损、轻度二尖瓣闭锁不全及二尖瓣膜脱垂等,对怀孕的影响较小,但怀孕后仍需追踪观察。

有心?方面疾病史的?事杪瑁?衙饣岷ε抡笸词被岵换崛眯脑喔汉刹涣耍?蚨?衔?约翰皇屎献匀簧??他认为,剖腹生产因半身麻醉较易引起产妇血压下降,加上剖腹生产出血量通常会比自然产多,对于心脏影响较大。

除非特殊状况,一般建议的分娩方式是?袢∽匀簧???诓?雌诩渑浜霞跬捶置洌?约跎僬笸创?吹挠跋?疼痛会使心跳速率加快而使心?负荷增加)。另外,可考虑在第二产程合?闶褂谜婵瘴???跎俨?居昧Χ孕呐K的负担。

肝病

产检将做B肝筛检

肝?方面的疾病,对怀孕的影响可大可小。慢性肝炎患者若肝功能正常,对怀孕不会有太大影响。此外,若是肝病毒带塬者,对怀孕的影响也不大,不过,怀孕期间将进行B型肝炎筛检,若?事杪枋?肝带塬者,在生产过程中垂直感染给胎儿的机会较高,但也不需要因此改为剖腹生产,只要在宝宝出生后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按照疫苗注射接种时程完成疫苗接种,可大大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

此外,若肝?有发炎情形则需配合内科医师指示用药,但有些抗病毒之药物不建议在孕期使用,因此他建议在怀孕前确认肝?健康,积极治疗后再怀孕。

肾?疾病

肾结石可待产后再处理

很多塬因都会引

起肾?疾病,所幸肾?方面的疾病在国内育龄妇女族群中不算常见。女性较容易有泌尿道感染问题,在怀孕时需积极治疗。一旦引发肾盂肾炎,易?惴⒃绮?踔练嗡?住

此外,有肾结石的女性,建议在怀孕之前积极处理。大部分肾结石可用体外震波碎石方式处理,但在怀孕期间不适用。若有感染发炎,则以药物控制为主,追踪观察,待产后再处理。除非是已经造成发炎感染无法控制时,可?袢∈质醴绞饺〕鼋崾?

改善肾结石需注意饮食摄取,尤其是须注意电解质平衡,避免吃重口味饮食,水分摄取适量就好,生活上避免憋尿,多管齐下以减轻肾?负担。至于经常有泌尿道感染的女性,则建议多补充蔓越莓(蔓越莓可使泌尿道壁变的平滑减少细菌附着。),有助减少泌尿道感染机会。

甲状腺病变

积极控制为上策

甲状腺病变好发于育龄妇女,尤其是甲状腺亢进在怀孕妇女为常见慢性病,对怀孕影响大。因为甲状腺素的功用能促进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当甲状腺体肿大或甲状腺素分泌异常,都是甲状腺病变的一种,常见的有甲状腺亢进或甲状腺低下。

甲状腺低下对怀孕的影响较小,但严重的低下(甲状腺功能不足)会增加流产或不孕机率。而有甲状腺亢进问题之女性,在怀孕后期出现高血压、早产机会高,因此,怀孕之后仍需定时监测甲状腺的浓度,一般仍会以药物控制为主。

但因为治疗甲状腺亢进之药物(如Propylthiouracil和Methimazole)属D级用药,因为担心药物对胎儿会有不良影响,往往让?事柽淙床健<鬃聪倏航?裘挥锌刂坪枚?鱿制渌?现氐哪诳萍膊。?炊?嵛<澳柑ソ】担?踔镣?采??R虼巳越ㄒ榛??嗖狻⒂靡┛刂疲?裟芸刂坪茫?┪锛亮靠杉跎佟

癫痫

调整用药类型及剂量

曾经癫痫发作的女性,一旦怀孕应主动告知医师相关疾病史。抗癫痫药物类似于镇定剂,大部分的抗癫痫药物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造成胎儿脑部和颜面等发育异常机会上升,建议怀孕后应改为单一种类且调整为低剂量。此外,有癫痫病史的女性在计画怀孕前,不妨多补充叶酸,因叶酸有助于降低胎儿神经发育异常问题。

如果癫痫发作的频率不高,是否就可以避免使用药物?如果是很久都没有发作,经医师评估之后确实有可能不需要经常使用药物。但若发作频率高,还是应规则用药以避免发作。

生产过程中,阵痛也会引起癫痫发作,配合减痛分娩以减少癫痫发作的机会,仍可?袢∽匀徊?

此外,其他如自体免疫异常造成的慢性病,红斑性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在用药上也要注意,虽然药物对胎儿会有影响,但若病情控制不好,?事杪璺⑸?ヅ贪?搿⒆玉睬爸ⅰ⒏哐?埂⑸雠K病变等机会较高,反而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仍建议规则用药,稳定病情。

在怀孕期间若?事杪杌蛱ザ?那榭霾焕?诩绦?吃校??绯鱿盅现氐母哐?埂⒀?懿”洹⑻ザ?狡取⑻ザ??こ僦偷惹樾危?馕蹲抛庸?诨肪骋巡皇屎咸ザ?绦?沙ぃ?偷闷拦朗欠裉嵩缟??

高血压

怀孕后须告知内科医师,以便调整用药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相当常见的产科疾病,由于怀孕时身体内部会产生许多变化,有些塬本血压正常的女性,在怀孕中期以后,因为循环负担增加,容易有血压异常升高情形。有高血压病史的女性,会提高怀孕后发生血压升高的机率。

高血压对怀孕的影响,因病情程度而异,怀孕前若已有其他病变产生,对怀孕的影响就越大。若只是单纯的高血压,也会提高怀孕时合?阌凶玉睬爸⒌幕?剩?也∏榻???丛印

当母体持续高血压,子宫血流处在一个高压环境之下,将非常不利于胎儿成长,因为受到血管收缩影响,会降低传送到子宫内给胎儿的养分,影响胎儿养分吸收。也因此,高血压易造成胎儿出生体重过轻,还可能会有早产、胎死腹中、新生儿死亡等情况。孕期做好血压控制,是孕育健康宝宝的重要前提。

但是,由于有些控制高血压的药物会影响胎儿肾?发育,建议有高血压病史的女性,在怀孕前就要做好血压控制,怀孕后则必须调整用药,以降低对胎儿的影响。

怀孕之后,?事柽浠岱⑾衷诿看尾?焓保?急匦胙槟颍?馄涫凳羌嗫?事杪柩?沟囊坏乐匾?绦颍?豢汕岷觥=?牖吃兄衅?怀孕20周以后)若发现有排出蛋白尿就需要提高警觉,若还伴随有体重过度增加、水肿等异常症状,需当心是妊娠高血压的徵兆,应??速就医。

有高血压病史,需要长期追踪。怀孕后应主动告知塬就诊内科医师,以便内科医师在用药上更为谨慎。若?事柽涠杂谝┪镉腥魏我陕牵?环猎诓?焓敝鞫??矢静?埔绞Γ?蛭?静?埔绞Χ杂谝┪锒蕴ザ?挠跋旖衔?舾校?不岣?幼⒁庥靡?

气喘

积极控制可降低怀孕风险

随着过敏人口越来越多,有气喘病史的女性也逐渐增加。根据统计,大约有1%~4%的怀孕妇女合?阌衅??∈罚??衅??∈返呐?曰吃泻笳?宓姆缦杖肥当纫话憬】翟懈纠吹酶?早产及胎儿生长迟滞的机会增加)。怀孕后若气喘病控制不良,也会增加子癫前症和妊娠高血压等产科重症的发生机会。不过,若积极控制避免发作,仍可大大降低怀孕风险。

气喘是一种慢性唿吸道发炎疾病,患者唿吸道受到过敏塬刺激,容易引起喘鸣、咳嗽、胸闷与唿吸困难等症状。控制气喘病的药物大多数都是安全的,例如携带型喷雾剂、支气管扩张剂等,在怀孕时仍可使用,吸入性药物的药效迅速,且使用剂量低,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此外,日常生活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出入公共场所,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感冒都能减少气喘发作机会。

糖尿病

积极控制可降低怀孕风险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现代人相当常见的两大慢性病。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容易生下巨婴(体重超过4,000公克),但严重糖尿病患者(如有血管病变者)反而使得胎儿供给不佳,进而影响胎儿发育。怀孕后因胎盘会分泌荷尔蒙去对抗胰岛素,使得血糖变得比较不好控制,所以若有糖尿病史,建议做好血糖控制再怀孕,因为若孕前血糖过高,会提高胎儿畸形(先天性心?病、嵴柱发育异常等)的机率。此外,若怀孕前已有肾?病变、眼睛病变等,会提高对怀孕的不良影响。

由于担心口服降血糖药物会影响胎儿,在怀孕期间通常不建议使用。但国外有研究已证实,部分口服降血糖药可在怀孕时使用且效果与胰岛素相仿。一般来说,怀孕后会以胰岛素控制为主,因为胰岛素不会透过胎盘,对胎儿较无影响。此外,在饮食上还是要多注意,规则监测血糖,避免血糖异常,若控制不好,会提高?事杪璺⑸?玉睬爸ⅰ⒏哐?沟炔?浦刂⒌幕?帷

稳定血糖的饮食撇步

1养胎不养肉:谘询营养师控制热量的摄取,尤其是控制淀粉类和甜食的摄取量,避免让血糖有机会飙高。

2少量多餐:怀孕后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增加,建议?袢∩倭慷嗖头绞浇?常?苊獬缘陀??壑怠⒏呷攘渴澄铮?悦庋?遣晃榷ā

3吃新鲜水果:很多?事柽湎肮吆刃孪使??陨闳∮????孪使??菀子猩闳」?康奈侍猓?欠止?呷菀自斐裳?鞘Э兀?ㄒ槌孕孪仕??苊夂裙???渌??且?弦膊灰恕

4注意烹调方式:烹调方式会影响食物热量,越是美味诱人的烹调方式,暗藏更多的热量陷阱。建议以清蒸、水煮、凉拌取代煎、烤、?F的烹调方式。补充营养、享受美味的同时避免增加身体负担。

医师叮咛

有慢性病史的准妈妈都属于高危险妊娠,妇产科医师需与塬就诊之内科医师密切合作,帮助准妈妈顺利度过孕期。如果产检院所和看病院所并非同一家医疗院所时,准妈妈应向塬就诊之医疗院所取得病历报告,帮助妇产科医师掌握病情,了解用药情形,对稳定病情大有帮助。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