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刮起一阵“朦胧”的风,一时间,所有的人在朋友圈里看到的都是模糊的、隐约的、袅袅的、灰白的、好像打了码的图,揉了揉眼睛,检查了一下手机,又好像都没啥问题。
现在?如同一阵风刮过,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是,有一群人,他们不仅看手机时这样,平时看山水、街景都是这样朦朦胧胧的,戴了眼镜也不管用。
他们就是白内障患者。
白内障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病,无论在我国还是全世界,都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电视、广告和街坊邻居中流传着各种关于白内障的传闻,很多患者无从分辨对错,甚至因此耽误了病情。
白内障究竟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治疗?哪些流言是根本不靠谱的呢?
误区一:老年人才会得白内障?
我们的眼睛里,起到“镜头”作用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这种情况就称为白内障。其实,导致白内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年龄增长有密切关系的白内障最常见,这一类的白内障叫做老年性白内障或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可以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但是,还有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等多种类型的白内障。跟老年性白内障相比,除了发病的原因,它们在治疗上也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千万不要以为年轻人就不会得白内障,也不要认为白内障就是“变老”的表现,从而否定和放任疾病的发展,耽误了治疗。
误区二:飞蚊症是白内障引起的?
会飞的蚊子,顾名思义,就是眼前有小黑影,它们形状不规则,可能像蚊子、黑点、黑线、花朵甚至蜘蛛等,而主要特点是能飘动。它是因为眼球里的玻璃体组织的混浊造成的,和白内障病变的部位不同。玻璃体是由胶原纤维构成的透明胶冻样物质,它像果冻那样可以轻微地晃动,里面混浊的部分也可以随之飘动,形成飞蚊症。
由此可见,这两种混浊发生在眼睛的不同部位,根本不是一回事。只不过,在中老年人中,它们经常同时存在。在手术取掉混浊的晶状体后,飞蚊症并不会消失,还可能更明显。
误区三:点眼药水能治白内障?
多年来,人们为寻找能有效治疗白内障的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惜的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种药物被证实能有效治疗或减缓白内障的发展。
现在,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技术已十分成熟。与其依赖各种不靠谱的眼药水或者药品,不如定期到医院就诊,看看是否已达到做手术的要求。
误区四:白内障要“熟”了才能做,能拖尽量拖?
实际上,这是从手术技术和设备落后的年代,流传下来的一个误解。
现在,白内障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囊外摘除法和超声乳化吸除法。囊外摘除的方法,就像把桂圆里的核整个掏出来一样,需要大一点的手术切口,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也多一些。而超声乳化吸除法,是先用超声能量把核给碎成小块,再逐个吸掉,它的切口小、速度快,手术后视力改善也往往更明显。只要有相应的设备,超声乳化吸除法自然是首选。
但是,如果患者被这一说法误导,拖到快看不见时再来治疗,白内障可能会太“熟”了,无法使用超声乳化的方法吸掉,而是要改用“掏核”的方法做。
白内障还可以导致青光眼,或者加重青光眼的发展。一旦发生青光眼,它导致的视力损害,可能远比白内障严重,并且难以恢复。
混浊严重的白内障在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上,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物,会挡住后面的视网膜等组织,导致医生无法检查出眼底方面的病变。有些患者直到做完白内障手术,才发现眼底有严重的问题,但为时已晚。
另外,随着年龄增大,许多老年人会出现其他身体上的疾患,常见的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如果白内障造成的视力下降等症状已经影响正常的生活,医生也建议做手术的话,请尽量趁身体好的时候做,手术风险肯定比拖到以后做要低。
误区五:白内障术后一定能看清楚?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白内障手术能使视力得到较快、较明显的改善。大家因此普遍认为,白内障手术做完一定能看清楚。其实不然,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原来存在其他的眼病,尤其是眼底的病变,那么手术后视力可能仍然不理想。这时,可能需要针对这些眼病做进一步治疗。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手术取出混浊晶状体的同时,需要植入一片人工晶状体,来继续发挥“镜头”的作用。如果因为晶状体脱位、眼底病变等一些特殊原因,暂时不能植入人工晶状体,那么手术后看东西依然会很模糊。
另外,中老年人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下降,会出现看近的、小的东西不清楚,也就是“老花”。这种“老花”有可能在手术后更明显。手术后也可能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情况。这些往往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来解决。
曾经,有一位老婆婆在白内障手术后兴高采烈地说:我看清楚我的孙女了!原来她这么漂亮啊!原来,一个清晰的世界,对于病患来说,不但能使生活更加方便,精神上也能有更多寄托。这已经成为决定白内障治疗方式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那就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