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健康>正文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 少酸多甜很重要

发布于:2020-03-21 13:36:01发布者:天晴网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一个节气,通常在这个时候不仅气温会开始转暖,不少地方也会进入雨季。那么在雨水节气的时候该怎么养生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雨水节气怎么养生,少酸多甜很重要哦!

雨水节气养生:多喝水

雨水节气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防止毒素损害肝脾脏。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雨水节气养生:少酸多甜

防止肝气过旺,初春后的一段时间,饮食方面要尤为注意,应尽量避免酸味食品,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防止肝气过旺,同时要适当增加甜味食品,这不仅有利于补益脾气,还可避免肝旺而克伤脾。所吃食物性宜偏凉,要慎用或禁食热性食物,以免饮食助长内热,而发生温热性疾病。

雨水节气养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食品应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总之,雨水节气后在生活上要逐渐晚睡早起,调养心情,防肝火上升,饮食要选辛温发散之品。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

雨水节气养生:饮食平衡

保障肝脏功能正常,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春季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立春以后,阳气上升,气候干燥,而“雨水”过后,雨量逐渐增多,空气中的湿气会加重,人们易出现皮肤干燥、干痒、湿疹等。

为了避免湿邪入侵,建议您在饮食上稍作调整,多吃些健脾祛湿、养胃和中的食物,如:薏米、山药、莲子等,自制山药薏米莲子粥是您健康的选择。

薏米又称薏仁,它是药食同源的粮种之一,其主要成分包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可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山药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利好食材。

它性平,味甘,可补益脾胃、补中益气、滋肾益精。为了使其更好地吸收,隆顺榕特别推出了山药粉、薏米粉供您选择。

健脾养生粥品推荐

山药薏米莲子粥

制作食材:山药粉30克,薏米粉30克,莲子30克,冰糖适量。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

制作方法

1.将莲子洗净,用温水浸泡备用。

2.将山药粉、薏米粉放入锅中,加适量温开水将其调匀,再加水500毫升,同时放入莲子,用小火煮熟即可食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

保健功效:健脾祛湿,养胃和中。

“雨水”是春季节气之一,春季万物复苏,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体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所以春季也是保养肝脏的最佳时节。这时要注重精神养生,要以调节心情为主,保持愉悦恬淡、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怒气伤肝。

在饮食上也要注重保养,可以吃些保养肝脏的营养品,如破壁灵芝孢子粉、玫瑰花茶等。隆顺榕破壁灵芝孢子粉产自安徽大别山,以金刚栗木为培养基,采集的灵芝孢子粒大饱满,采用先进的超微细胞破壁技术,其破壁率高达98%以上,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食用更为安全,有可靠的品质保证。它的服用方法也非常方便,撕开小包装袋,将其倒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搅拌后即可服用。

保肝茶饮推荐

玫瑰花茶饮

制作食材:玫瑰花10朵,红茶包1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

1.茶包、玫瑰花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后加盖闷约5分钟即可。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

2.温60℃时,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后即可饮用。

保健功效:疏肝理气,美容养颜。

“雨水”养生需要健脾祛湿

湿气重健脾祛湿调饮食

雨水节气空气湿气过重,很容易导致湿邪困扰脾胃,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朱小霞称,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养护,健脾祛湿。

“薏米、莴苣、莲子、韭菜、百合、红枣、桂圆等祛湿类食物有促进水湿排出的作用。”朱小霞还指出,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越不运动,体内淤积湿气就越多,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病症。平常可通过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来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春捂应对“倒春寒”

雨水节气,降雨增多,天气也逐渐转暖而湿润,但此时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天气变化无常,可能会有严重的“倒春寒”。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

“人们都知道要‘春捂’,但‘春捂’要讲究方法,掌握好捂的尺度。”朱小霞说,春捂重点“捂腿和脚,寒多自下而起,雨水时节着装要注意“下厚上薄”,

注重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寒性腹泻,而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提阳气漱口吞津按腹部

此时养生应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朱小霞表示,每日上午10时前后及晚上睡前可按摩腹部来提升阳气。

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可强壮脾、胃、肠,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又可排除脾胃湿毒,腹部保暖,提高睡眠质量。

除此之外,漱口吞津有助养阳。朱小霞说,唾液有灭杀微生物、健齿助消化等功能,其中含有神经及表皮生长因子,对升阳健脾很有好处。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咽,每日36次即可。

健脾的食物

大枣

《本草纲目》说:“大枣气味甘,怕年,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蜂蜜

《神农本草经》说:蜂蜜能“安五脏,补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久病,和百药,久服强志健身,延年益寿。”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

薏苡仁

《本草纲目》说:“惹孩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

胡箩卜

中医认为,胡萝卜可健胃行气消食,凡脾虚食停、畅、食欲不振以及久痢不愈者,可做辅助食疗。另外,还有些颇能健脾健胃的中药,有空闻的时候,配上合适的食物,提一锅美味又养人的好汤也是上佳选择。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更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