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热点>正文

逝去的高仓健,逝去的中日美好时代

未知
2014-12-22 14:31:28

">

  如果八十年代就有“男神”这种说法,高仓健应该是“男神”排行榜上当仁不让的第一名。

">

  七十年代末,他主演的电影《追捕》在内地上映,引起巨大轰动,他的形象引起近乎狂热的爱慕;他在电影里穿的风衣、鸭舌帽,成了当时最时尚的着装,有家服装山寨了杜丘的风衣,几天就售出十万件;他成了“男子汉”的最佳代言人,并且引发了“寻找男子汉”热潮,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在八十年代推出话剧《寻找男子汉》,剧中的女主人公,满世界寻找心目中的男子汉,却发现,她所能遇到的,都是奶油小生、猥琐的混混、以及孱弱的书生。

  就连电影学院,也以高仓健为模板去招生,当年,姜文中学毕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却遭遇落榜,多年后他曾这样自嘲:“那时候北影的男生都是按照高仓健的标准招收的,我自然不在范围之列。”于是,浓眉大眼、面目刚毅、肤色较深、眉头紧锁的男演员,成了银幕风尚,张丰毅、尤勇、周里京,以及张艺谋,都因为形象气质接近高仓健而获得喜爱。

  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日本明星?为什么是在那个时代?固然因为他自身的魅力,也是因为,八十年代,中日关系复苏,“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的说法随处可见,两国的文化交流热度空前,日剧和日本电影接连被引进,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田中绢代、栗原小卷、中野良子等等日本明星,成为国人偶像。1984年,三千日本青年访问中国,更是掀起中日青年交流的高潮。作为日本最具知名度的演员,高仓健自然受到人们毫无保留的喜爱,更何况,人们从一个不倡导个性的时代中走出,对“个性”的需求非常强烈,而高仓健的冷峻面孔、深沉性格,刚好能够满足这种渴望。

  高仓健的银幕形象,在今天看来,也是一种激进的形象,与烟尘滚滚、勇于尝试的八十年代非常贴合。七八十年代,引进内地的高仓健电影,有《追捕》《新干线大爆破》《远山在呼唤》《幸福的黄手帕》《海峡》《兆治酒馆》《夜叉》,他在其中扮演的,多半是独行者、复仇者、叛逆者,总在抗击大财团的压迫,不懈地寻找真相,亡命天涯寻找心中圣土。与此同时,在内地上映并受到欢迎的日本电影,例如《砂器》《雾之旗》《人证》,都有同样的气质。当然,那也正是七十年代的电影潮流,尤其日本,深受两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高油价和日元升值之苦,电影里因此充满阴郁的怒火。而八十年代的内地所需要的,也是这种近乎激进的口味和形象。

  三十年过去了,时移事往,中日关系发生变化,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加上美国文化的无死角覆盖,那样一个时代再也无法复返了,日本学者仓田彻曾说:“1984年那段的友好气氛可能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回不到当时的情况了”。网络时代,造星机制也在发生变化,高仓健这种级别的巨星,恐怕再难出现了。

  而且,即便再度出现一个同样级别的巨星,也未必是高仓健这种形象气质。在突如其来的富裕中,人们渴望安逸,趋于温和,对激进的人和事,抱有怀疑乃至反感,占据银幕的,是家庭生活场景、婆媳斗法、小男小女的温吞爱情,孤胆英雄已经不能一呼百应了。

  对高仓健怀有深刻爱慕、念念不忘的,也都是对上个时代怀有眷恋的人了吧,就像张艺谋邀请高仓健出演《千里走单骑》,就像史航谈起《兆治酒馆》。尽管,在张艺谋的电影里,高仓健被塑造成一个父亲的形象,但他和这个时代,仍有深深隔膜。所谓一个时代的结束,不外如此:不论那个时代中人是生是死,时代已经自顾自地走过去了,他们的死,不过是一首脆薄如弦的挽歌。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吐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