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学天地>正文

读《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有感六年级范文

发布于:2019-07-17 03:34:03发问者:天晴问友| 评论:1条

读《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有感,所谓读后感,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读《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有感六年级范文,本文:读《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有感六年级范文如下:

国庆节期间,我读了《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这部小说,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主要讲了主人公小男孩马列耶夫和新生希什金在班上是同桌。以前,他们是淘气包,成绩很不好,常常只能得2分,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指责。后来,他们俩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再加上老师、校长的指点,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最后,他们都以全部课程5分的成绩进入了下一年级的学习。

这本书的结局是美好的。然而为什么马列耶夫和希什金会从后进生成为优秀生呢?因为,他们有上进心,知耻而后勇,并付诸行动,勤奋学习,才取得了好成绩。他们曾遇到不少挫折和阻碍,一次又一次不能消灭2分,老师叫做算术题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但是,他们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将困难一一化解。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也同样为难题而发愁,同样为低分而苦恼,我们中不知有多少个马列耶夫和希什金。所以,我们应该以他们俩为榜样,刻苦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这使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他在会稽山一战中败给了吴国,被吴王抓去做臣子。后来终于取得吴王信任,被放回了越国。此后,越王勾践同老百姓同甘共苦,种植粮食。每天睡在稻草堆上,并在屋子里挂上一只苦胆,吃饭前总是先尝一尝它,为的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就这样,越王勾践过了十多年的卧薪尝胆的生活,发奋图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最后终于灭掉了吴国,并且进而称霸一方。靠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功,这难道不是成功的一大秘诀吗?

我也想到了自己。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有点儿下滑,爸爸妈妈多次批评我,“你怎么搞的?老是飘飘然的,看你成绩现在多差!”我既难受又羞耻。后来上四年级,我下决心改变我的学习态度,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我每天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有疑必问。课后高质量完成作业,大量阅读课外书,学习课外知识。我还制订了学习计划和目标,督促自己每天必须完成学习任务。就这样,我的成绩有了大的改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现在,我还被同学尊称为“学霸”“考神”呢!这怎么不是我刻苦学习的结果呢?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虽然是苏联作家写的,但却反映了孩子的真实童年,说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道理。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看了这本书都会受到深深的感悟……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 经典名著《论语》读后感

    经典名著《论语》读后感 ,我们知道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经典名著《论语

  • 读《曹操荡平中原》有感

    读《曹操荡平中原》有感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读《曹操荡平

  • 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 ,我们知道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

  • 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大家

  • 中学生假期读西游记有感

    中学生假期读西游记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大家

  • 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

文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