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学天地>正文

读《梁启超家书》有感范文

发布于:2019-07-28 12:24:34发问者:天晴问友| 评论:1条

读《梁启超家书》有感,我们知道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读《梁启超家书》有感范文,本文:读《梁启超家书》有感范文如下:

导语:《梁启超家书》是梁启超先生写给自己子女的书信的一部合集,体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梁启超家信读后感范文【1】

在高中阶段没有写过读后感,只写过高考规定的议论文,只知道读后感先大致介绍文章内容,然后发表自己感慨。下面的读后感不知有缘人读后怎么评价,我觉得不太好,毕竟第一次写,请原谅!!!

梁启超,读过初中历史的人都应知道,戊戌变法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近代学术大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共同创办清华大学文学院。但很少人知道他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长子思成,次子思永,小儿子思礼是中科院院士。一门三院士,中国罕见!(现在更不可能计划生育不允许)在某种程度上,可比苏洵一门。与梁先生老师康有为形成鲜明对比,康先生的儿女没有太成才的。

梁先生担任过当时政府的部长。父亲是部长,又是德高望重的大家,还要学习吗? 还需要找工作吗?其实今天有着很高地位的或亿万富翁们,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是十分宽的。“学不会,就别学了。毕业后,我给你找份工作干,娶个媳妇,能养活自己就行了。”这样的话,我们会时常听到。梁先生却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女,不允许孩子依靠家庭。今年就业形势特别严峻,家长在就业上有很大责任,找不着我再养你两年,让现在的毕业生没有危机感。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今人说父母与孩子有代沟,其实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激活代沟。父母应主动缩小代沟,和孩子们多交流。孩子开始时可能不愿理你,但久而久之,你们会相处的很好。

“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女儿思庄考大学时没考好,梁先生及时安慰。梁先生告诉思成:“清华是个安乐窝,太舒服,会使人懒于进取。”大学生处在学校,辅导员,家长三不管地带,很容易出问题.我是个大一新生,是深有体会。今天和朋友进网吧,明天进酒吧,后天进球场,周六KTV(周日睡觉),大学太舒服?同龄们要努力学习才是啊!

梁启超家信读后感范文【2】

100年以前的中国,在人们的印象里,是长袍马褂、三寸金莲、拖在脑后的辫子和暗灰的呆滞的眼神。翻开《梁启超家书》,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梁启超称呼子女“宝贝”“baby”,落款是“爹爹”,他给子女讲笑话、讲日常生活琐事,还时时自我调侃,他说“我爱你们,我想你们,想得厉害”,他说“要你们知道我快活顽皮起来的样子”,他的感情坦荡率真、平等开明,全然没有大家长的专制作风和封建士大夫的迂腐习气。

“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从该书所刊出的家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人际交往、恋爱婚姻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引导子女的兴趣,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从不强求他们一定遵照父母的意图,而是反复征求子女意见,直到确认合乎子女的本心。

思庄大学没考好,梁启超及时安慰她:“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还说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愿,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姊姊、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的路。”思成在国外的学习遇到瓶颈,梁启超和他探讨学问的有用无用:“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倡导子女兴趣要广泛,视野要开阔,主张“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他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人生之旅历途其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思成徽因美满姻缘伉俪佳话,正是梁启超一手促成的,“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他从来没有强迫孩子,只是用他的阅历为孩子做了人生指引。

梁启超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文取向也在家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要求子女们把个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梁启超九个子女,有七个先后赴海外留学,但没有一个留在国外,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梁启超家信读后感范文【3】

多产而不难产,我于梁任公先生之推崇,源于此。而使我越发敬重其人的,不是公车上书或是维新变法,而是其“一门三院士,合家九俊秀”的家庭教育成果。任公4女6子,仅略举其事:

梁思顺,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任公家书多数写给她的。

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中央研究研首届院士,中科院院士。

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安阳考古主要负责人之一(另两位李济,董作宾),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中央研究研首届院士,中科院院士

梁思忠,职业军人,十九路军上校。美西点军校毕业。英年早逝

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目录学专家。

梁思达,著名经济学家。

梁思懿,社会会活动家

梁思宁,革命者,共产党员。因日军侵华战争南开造难而辍学

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梁思同,早殇。(兹据家书补出)

初,我于多部著作(或碎片化的网络)中都或多或少,接触了一些任公先生之教育法,以为高明之至。而梁氏一门的事业和成绩,又如雷贯耳,因而浮生偷闲以观其之家书风骨,或将来可用(如今先来一声叹息吧)。梁氏一门,实在是我中华楷模,苟有能为者不吝其如橼大笔,又何止一两部皇皇巨著。亦或是当今好事者,依次而作剧本,必然也是影视剧中的中国近现代史诗。

在此,我并非书写论文,因而不需详细征引材料,因而索性偷懒到底,全部略掉,仅谈读后之感性认识而已。任公为人父,却并不十分拿出父之权威,倒有七分像子女的朋友。对子女中的种种学业之弊端都能给出合理化建议。如,担心梁思成学习的过于专门而失去活泼,建议给培养其他兴致。担心梁思庄学业,建议培养些娱乐方面的学问等等。对于时局,经济,分享自己的看法,给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如谈及自己的健康状态也并不十分讳言(1926年,任公尿血,入协和医院切除病变左肾,以除掉痛苦,结果协和孟浪,误割右肾;为使西医这门科学在中国生根发芽,任公托病体撰文为协和辩护,并向社会保守秘密;愚每念及此,都极为沉痛,既愤恨协和,更惊叹任公人格之伟岸),不过总体都是乐观的。

家书截止到1928年10月17日,查及任公与1929年1月19日去世。最后一信中明言,自己发病一次,此后任公或恐在病中吧。其后三个月,中国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学者,教育家,作家,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任公先生溘然长逝。他的英年早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的重大损失。

在中国历史上,任公在家庭教育的成绩斐然,算得上登峰造极的,位于一流教育家行列。至于有如斯成绩的其他人,我所知的还有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曾国藩及其家书等。其他清末民国大族如无锡钱氏,义宁陈氏,湘乡曾氏,山阴俞氏等在中国文化/或其他方面上留下了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研究思考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梁任公的学术成绩,我决定读一下任公学术代表作——《近三百年来学术史》,当前已阅完一半,以当今兴致一月内或能完成。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朱舜水,万季野,全祖望,章实斋等大学者跃然纸上。了解晚明到民国初中国文化史,大约没有比这更好的书了吧。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 经典名著《论语》读后感

    经典名著《论语》读后感 ,我们知道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经典名著《论语

  • 读《曹操荡平中原》有感

    读《曹操荡平中原》有感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读《曹操荡平

  • 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 ,我们知道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

  • 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大家

  • 中学生假期读西游记有感

    中学生假期读西游记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大家

  • 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

文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