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睡的人鱼之家》有感,所谓读后感,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读《沉睡的人鱼之家》有感,本文:读《沉睡的人鱼之家》有感如下:
文章导读:
已经被定义为脑死亡的小女孩,究竟现在“生”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祝您生活愉快
【篇一】《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作为日本有名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书一直紧跟时代潮流。《梦幻花》中他表达了自己作为日本国民对核能的态度,在这一本中他将目光投向了人体器官移植。
书中的女主人公熏子假扮特教老师新章房子,去探望因患心脏病而不得不筹巨款以远赴美国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江藤雪乃时,曾发表过一通关于日本器官移植法律的意见,我想这或许亦代表了一部分日本国民对脑死判定和器官移植相关法律的态度吧。然而,在我看来,东野圭吾真正想表达的,不是现有法律的不合理之处,而是关于生与死的界限问题。
六岁的小姑娘瑞穗在游泳时溺水昏迷,医生判断她的大脑已经死亡,于是按程序规定,征求父母是否愿意捐献女儿的器官,如愿意捐献,则需做“脑死判定”。身为母亲的熏子执意认为女儿并没有死去,父亲和昌亦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夫妇二人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瑞穗不仅摆脱了人工呼吸器,还以“植物人”的状态又活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熏子一直悉心照料着女儿,利用各种先进仪器帮助女儿锻炼肌肉,每天将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仿佛她只是睡着了。直到那一天凌晨三点,瑞穗向她告别。她才真正接受了女儿已经离去的消息。
熏子十分聪明,尤其是她举刀向女质问警察自己“杀”女是否有罪时,更是让人深思。如果“脑死亡”的女儿已经死了,那么自己杀了她就是无罪的;如果法律判定自己有罪,那就表示女儿仍是活着的,那自己也甘愿服刑。但结果是,警察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她的这个举动,真正杀死的,是她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犹疑。在那之前,想必她其实也有过“瑞穗已经死了”的念头,但她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念头,甚至不许儿子、妹妹和其他家人有这样的念头,所以在生人和若叶拒绝呆在瑞穗的房间时才大发雷霆。因为她害怕女儿真的如旁人所说早已死去,自己悉心照料的只是一具“尸体”。生人生日会风波后,熏子从心底接纳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女儿是以何种状态存活于世,她都是我挚爱的女儿,我认为她活着,她就是活着,无需向别人证明。
我想,任何身为父母的人,都能体会并理解熏子的做法和心情。哪怕从医学上来说,女儿已经死亡,但她的呼吸仍在,她的身体仍温热,那她就还活着,就仍是自己最宝贝的孩子。无论父母采取何种方式,用先进的仪器也好,花费巨额的资金也好,都是他们的自由。所以,江藤对假冒新章房子的熏子所说的那段话,很是打动我。
我和我太太也曾经讨论过,即使已经筹到了款项,决定要出国接受移植,也不能期待捐赠者出现,至少不能说出口。因为当有捐赠者出现,就代表有孩子去世,会有很多人为此感到难过。我们认为移植手术是接受善意的施予,绝对不能要求或是期待。同样,我们也无意对无法接受脑死、持续照顾病人的人说三道四。因为对那些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还活着。既然这样,就是一条宝贵的生命。我是这么认为的。
瑞穗真正死去后,熏子和和昌决定将女儿的器官捐献出去。因为他们相信,心地善良的女儿一定会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帮助那些生病的孩子。而对和昌而言,女儿的心脏仍在跳动,她就一直活着,在世界的某个地方。
即使这个世界陷入了疯狂,仍然有我们必须守护的事物,而且,只有母亲能够为儿女陷入疯狂。
当熏子对和昌说出这句话时,和昌被她眼中的神采所震慑,而我的内心亦为之一震。此前读到熏子向和昌描述女儿瑞穗离开时的场景,我亦快要落泪。作为一个母亲,我太明白熏子的心情,亦懂得她为了照护女儿所付出的辛劳,更佩服她的勇气和决心。
东野圭吾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对待生命该采取何种态度?是应该理性地让它实现最大价值化?还是顺应自己的情感用尽所能去挽留?和熏子和昌夫妇才起高科技和巨资照料“脑死”的女儿相对照,江藤雪乃因国内缺乏合适的器官捐献者而不得不筹措巨资去美国做手术,最终她没有等到手术那一天就死去了。对这两种做法,东野圭吾都没有任何指责。因为,他们都是从人性出发,从情感出发,做出了在当下最好的选择。我想,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态度吧。
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重要的是,顺应自己的心,做出无悔的选择。
【篇二】《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看这本书以前,我很少考虑脑死或是心脏停止之间区别,少得可怜的一点点知识只会让我同情植物人的家人而已——每天守候着一个依靠器械和科技维系生命体征、没有意识没有回应的肉体是一件多么无望的事,大概也只有父母才能坚持抓住一点点飘摇零落的希望不放手了,毕竟我一直坚信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看谁翅膀硬。
可是熏子跟这些父母还不一样。
她连这点希望都没有。
旁观的人会觉得熏子的行为很病态吧。
反正我一直这样觉得。
虽然病态,但因为我不是母亲,不能对一个母亲在看到女儿心脏依旧跳动的情况下完全无法接受其已经死亡的事实感同身受,所以暂且先不对故事情节表示质疑。
好,你要照顾一个心脏还在跳动的尸体,那你照顾。
你要利用高科技让她自主呼吸自己活动手脚,由着你。
你甚至要控制她的表情肌让她扯动嘴角摆出笑脸,要在小儿子的生日宴让展示这一切,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姐姐没有死,到这里,我大概只能用薛之谦的语气说一句“你神经病啊”!
毕竟这些画面,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亲情牵绊的人而言,真的很诡异。
所以我非常认同和昌说的那句“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你可以拒绝接受脑死判定,你可以用尽各种手段为女儿“续命”,你可以在照顾她这件事情中自我满足,你可以固执地认为这个只有身体还存活的肉体还活着,但是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想。
熏子假扮新章房子参与到雪乃救济会的那一段其实挺分裂的,全程以一种“因为自私的日本人所以才会导致这种悲剧发生”的姿态批判拒绝接受脑死判定的自我满足的父母,倒回来自己又继续在照顾瑞穗的日子里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原谅我真的没看懂。
不过作为一个拜金的人,看完之后还是要由衷地感慨“有钱真好”,否则这个故事在第一章就结束了。
给四星是为最后的几滴眼泪。
虽然全程吐槽熏子,但还是忍不住被她感动。
【篇三】《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我们知道,对一个人的全部希望来源他生命的存在,对一个人的完全割舍是因为他生命的消失。但在这样一个对脑死亡界定缺乏意识与习惯的社会,如何能够视有呼吸的亲人为死亡对象进而捻灭希望?这是此次东野圭吾探讨的主题,以死亡为绝对目的,向生命发起提问。
传统观念里,心肺功能的丧失是确定死亡的基本标准。而从科学的观点看,生命的终结在脑死亡,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脑死亡的界定还存在一个伦理的接受问题。在书中,东野圭吾就展现了传统伦理观念与科学观点的现实拉扯。
6岁女儿意外溺水抢救无效,本想在女儿小学面试后便离婚的熏子夫妻,一起向女儿做最后告别时,握住的小手居然感觉动了一下,这仅有的彷如错觉的颤动,让夫妻拒绝承认医生的脑死诊断。事实再确凿无误,一对夫妻也无法接受还在呼吸的女儿的死亡结果。但这并非客观原因,促使他们内心折磨的,还有现行的法律法规尚未真正执行一个严肃有力的法案,这使得在诊断为脑死亡的同时只能用“怀疑脑死亡”这种未知字眼,总要令人们心怀期盼,这是日本目前的社会困境,东野圭吾更是极现实地多次提到美国律法对此类事情的客观理性,即一旦认定脑死便果断宣布死亡,划出生死界限。
东野圭吾对脑死判定不仅仅是片面提及,他深度挖掘了及时宣布死亡的有利条件。利于器官移植的发展、利于其他生命的获救以及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他实际是对生命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最大化实现做了一次深刻诠释。
在书中出现了一位需要心脏移植的小女孩,无法在国内找到捐献者,只有前往美国,而需要给出的天价医药费把小女孩的生狠狠拖拽到地,最后只能用她的死表达现实处境的悲哀。她的出现把问题推到高点。因为这直接反衬出熏子夫妻消耗的大量金钱人力,维持女儿表面的生命迹象而缩小社会意义的不可取之处。然而,接下来东野又给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人可以只按逻辑正确的方向走,可以无私奉献,可以把生命每一个部分体现价值,那人性该如何自处?爱将如何安放?
为了让女儿“活下去”的熏子夫妇,想尽办法让女儿自主呼吸,让她可以抬手、抬脚、打招呼、接礼物,让她扯出微笑,会每周带她出去散步,甚至还带她去参加小儿子小学的入学典礼,并在讲台上替她自我介绍,她就像是睡着的人被父母很好地照看着,但一切的一切依赖于机器操作。倘若理性分析,她已是一具“尸体”,那一切又是多么可怕。不过对于这样夸张扭曲的场景描写,东野圭吾处理得有些隐忍不发,他把情况沉默地展露出来,留给书中的其他人去思考:摆弄无意识生命是对神灵亵渎?帮助脑死亡的人维持呼吸简直毫无意思?让可能死去的人抬起手臂打招呼,不是变态吗?
种种质疑、远离、或者攻击之下,东野却加入更多人来支撑这些怪异场景的发生。除开亲人们支持,还有提供技术帮助的下属、同为父母的陌生人、为女儿进行特殊教育的工作者,他们被人类感情的共鸣绑在一处,他们能深切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深沉,而情感共鸣往往置规则不顾,因此即使熏子行为再不合时宜,也能找到情理之中的缘由。这延续了东野一以贯之的风格,在他出道三十年的纪念作里,他再一次拒绝把理性奉为生命的神台,而这次彻底地在人性的弱点里渲染出爱的坚韧。
对于生命,究竟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好?还是顺意内心情感的极度不舍的好?当然故事里没有任何一方取胜,站在生死的思量和法律与伦理的冲击中,东野只能触碰人性化的折中办法,他说:人只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心境,我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逻辑也没有关系。这也是这部作品的仁慈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