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所谓读后感,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本文:波德莱尔《恶之花》读后感如下:
导语:
波德莱尔是法国诗人,被誉为现代派的开山鼻祖,《恶之花》是其代表作。
或者有人会被《恶之花》的书名吸引,一如我当初。所谓“恶之花”,顾名思义,便是“罪恶的花朵”之意,再做深解,无非是“恶也有如花的美丽处”,或者说,“盛开在恶之上的花”。但无论你做何理解,都可能只对了一半。
熟谙阅读鉴赏的人清楚,文本是有多元阐释的。越是伟大的作品,越是这样,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在读过《恶之花》后,也十分直观又真切的感觉到诗人波德莱尔内心要释放的情绪和表达的主题,那是一种艺术特有的高度,绝不是一言概之,却又似清晰异常的。
一反常态的是,大多古典诗人讴歌神性、光明、美好,然而波氏在其恶之花中却出现了太多阴暗、丑陋的意象,仿佛他要讴歌的是人们视为恶俗不雅的东西,是那些为人们所厌恶拒斥的内容。如此或许将太多人早早拒斥于门外,有未读而先退者。然而只要你本着一颗纯洁的心去读,你会惊讶地发现《恶之花》中太多诗篇并非果然“污染”了你,反而是使你更加清楚地意识并承认“恶”的无所不在,它像是黑暗在与代表光明的美无时无刻不在作着斗争,要想消灭它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在面对恶时,能够时时看到其上还有开放的美的小花,能够以自我之美有意识去抗拒它,保持纯真的本我才是题中应有之意。
《恶之花》同样颠覆了过往传统,以期建立新的价值,这是一种创新和大智大勇。传统一旦定型,便如一潭死水般散发恶臭。较我们不愿接近之“恶”之“丑”,恐有更多难以觉察的“血腥”。而这些往往是人们不自觉的。《恶之花》于恶中寻求零星丁点的,又无处不在的,尤如污浊泥潭中随处可见的鲜活气泡般的美的存在,揭示了象征光明、正义、爱的美的广布,而那一双发现美的眼同样如罗丹所言,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
故而,阅读波氏《恶之花》须得沉下心,擦亮眼,在咀嚼品茗中提升阅读快感。诗中大量隐蔽的、反面的意象,你须琢磨,将之融化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一一形成对照,那样的话善恶美丑自在你心中,或者先前你以为美为反成了“丑”,而先前不着意的“恶”又变作了美。其时你便可以透视生活中最本质的一面。从而安舒、纾解你长久来郁闷的心思,达到澄明的境地。这或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要说与我们的吧。
恶之花,为我们生活增添些许美丽,让我们更从容的去面对它,与之达成和解。
好句摘录:
1.那些海誓山盟,芬芳、那无休止的吻,能否从不可测知的深渊重现?
2.你对自己的美一无所知,却专横地滥用造作的魅力。
3.让岩石涌泉,让荒漠开花让陌生的王国洞开熟悉的大门为他们送行。
4.我的灵魂是坟墓一个一个我居住其中这可恶的墙上依然荒芜。
5.如果你能抵制诱惑你的眼睛能洞察渊底愿你读这部书,愿你能渐渐爱我。
6.他流动的不是血液,而是忘川的绿水。
7.一个无人问津的要犯,被判处终身微笑,却永远张不开笑嘴。
8.我是一片连月亮也厌恶的墓地。
9.谁不曾从坟地的枯骨中吸取营养。
10.就连你们的祈祷和祝愿都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