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目送》有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教师读《目送》有感(优秀篇),本文:教师读《目送》有感(优秀篇)如下: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读后感范文1:
前些日子我关注了一个微博,名叫“兜宝的生命日记”,它记录的是一段段关于儿子和妈妈之间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叫兜宝,是许多杭州妈妈牵挂的孩子。他是一个髓母细胞瘤患儿,非常凶险的一种脑癌。在兜宝33个月的时候,他完成了全套髓母细胞瘤治疗方案。在中国儿童神经外科史上,创下了最小年龄的纪录。他是个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孩子。扛过了七次手术,三十二次放疗,八次大化疗,十六次小化疗。2010年6月,孩子的妈妈以“兜宝的生命日记”发出第一条微博起,至今已经发了5586条,兜宝的生活点滴已经与网络交织,细化在每一条微博的内容里。不幸的是兜宝最后还是离开了,用他妈妈的话说,孩子是去了一个供应欢笑的天堂,翻完微博,我已泣不成声,这不禁让我想起所读的《目送》这本书里这样的一句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静静的,缓缓的,有些许的小幽默,也有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个熟人淡淡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每一篇文章之间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层层叠加,是需要连贯下去看的。于是,其实有些看似是废话的话,是她预设的情感基调。而到了最后,那些积累的感情一下子爆发出来。用她的一个词来形容,读的时候“眼泪决堤”。
第一篇:
目送——读到时就想是巧克力慢慢在咽喉融化的感觉,可爱的母亲啊,她们的亲情永远是甜腻腻的,可是我们做孩子的,有能读懂多少呢?有时我真的觉得我是那个被追的背影,而母亲是那个追的人。有时我真的很想回头看看,可是由于自尊心还是会由背影告诉她不用追,因为自己长大了。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着不同的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在“胭脂”中对母亲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她那满是皱纹的手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曾经劳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灯尽油枯的手。让我想像一个母爱的不容易。擦口红,涂指甲,化妆似乎就像是母女间的小游戏,直到天长地久,只要还是母女,会一直玩下去的游戏。“散步”中的大字报对年迈又记性不好的母爱来说已经没用了,因为母亲已经忘了认字。看到这我有些伤感,到我的母亲老了时我该怎么办。还是该像书中写的那样把她看成一个孩子,我的外婆虽然精明但我妈妈说老了就把她看成孩子吧,不要计较她说的和做的。龙应台将家庭中许多的小细节都完美地呈现着,让我都感到了老去的恐惧,可是那该也是幸福的吧!
关于“距离”那是个需要时间去跨越的,三百公里的湄公河处那个小国,我们和他们那里的孩子有多远?可不可以测量?几近百分之五十的人不识字,那里的孩子们每天跟着大人在海里打渔,种地,你说那是多少距离?是人的一生还是未来?我不知道有多远,但我相信存在我们心中。我看不清“距离”的深层含义,但写的也是父母兄弟姐妹的事儿。
这是后关于三代人的生活,我从龙应台的笔下看到的不止这些,有很多情感是难以言语的,要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其实很多情节很相似,可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你总有些难以释怀,看《目送》后知道自己的真情了。其实可以表达……然后上路渐渐成为目送另一个人的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心怀感恩的度过这一生。
《目送》读后感范文2:
我读了龙应台所写的《目送》以后,有一些感想,我觉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后一篇《魂归》跟"目送"有些关系,其余都很杂乱,几乎与"目送"没有关系,所以,大致内容我也概括不出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大学,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他--父亲的时候,明摆她和他的缘分也就终止了。原来,龙应台的"落寞"与儿子、父亲有关。儿子逐渐得长大,离"我"愈来愈远,机场龙应台目送儿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儿子都不愿意回头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当龙应台大学教授的那一天,父亲开车送"我",但是父亲并没有把"我"送到大学的大门口,而停在侧门的巷边,因为他认为,这种廉价的小货车不是送大学教授的的车子。父亲生病住院,"我"每个礼拜都去看父亲。有一次,龙应台帮父亲清理排泄物,结果让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父亲对"我"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愧歉都告诉了"我":不必追。在《目送》这本书的第八篇:《母亲节》里,有一段有趣儿的文字,是一些对话,我一边看,一边想,貌似我和母亲也有过这类的的对话…最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篇文章《魂归》,它说了龙应台的父亲死了,村民们说,根据家乡的习俗,儿女不能亲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母亲却说:"最后一次接触父亲的机会,我们不会以任何理由给任何别人代劳。"这一天清晨,"父亲"上山了,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我"和"我"的母亲深深地跪下,眼泪决堤。虽然我看得是"电子书",有一些重复的,我不知道是故意重复还是无意重复的。但是,这"本"《目送》十分感人。虽然我还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这里面有些路我可能会走,我希望我以后也有一颗感恩和回报的心。
《目送》读后感范文3: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
龙应台曾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这样解释过文化之意。她能用简单不过的字眼来深刻解释一些我们讲不明白的道理,用温柔的笔触直击你心灵深处。以前听龙应台这个人名,还不知是男是女。个人介绍说她是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这本《目送》也一改她以前的风格。《目送》一书的扉页上写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的确,父母即使受尽委屈也会义无反顾地给子女奉献一切。《目送》是一本温情四溢的书。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就是作者与父母的一些故事。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她仍耐心细致地照顾母亲,生病的母亲在她眼里却变得很可爱;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她亲自清理父亲的排泄物。换做是我我觉的我会抱怨这一切,无法从容坦然地面对。父亲的病,母亲的老,让人动容。人生太短,太多的道理都是从别人的故事中得来。这样的几个故事,恰好提醒我要好好照顾父母亲。而对于我来说,我正处在一个最尴尬的年纪,与父母亲最疏离的年纪,有了所谓的距离。一年中住在家的日子也只不过寒暑假,给父母的电话也是经济方面的居多,作为女儿真的不算称职。对父母说不了甜言蜜语,每当我妈很期待地问我爱不爱她,我也只会支支吾吾地随便说些话一带而过。我认为真正的感情不用靠说要靠做,但殊不知已经错过了那么多陪伴爸妈的日子。我妈每次送我去车站,都会帮我把行李拖上车,我知道每次她都只能远远地目送着渐行渐远的车子,然后心里空落落好久。目送孩子远去的母亲,她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承受太多,舍不得孩子去受苦,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因为当年她们也向往过、跌倒过、流泪过。但如今,只能放手让孩子一人走,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书中有这么一段:
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的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搭着时光机器来的,却再也回不到我们想回到的那段时光。我总希望自己还是那么一个稚嫩顽皮的小孩子,父母亲也还是那么年轻健康。从小到大,我的什么都是父母给的,我觉得我负责认真学习以外给父母实在太少。高中三年,我妈为了更好地照顾我抛下了自己所有的爱好。如今远远的看着我妈的背影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疼。去年暑假,我妈的腿受了伤行动不便,于是我照顾了她一暑假。其实一开始我有那么一点不情愿,在我的意识里每次都是我妈照顾我,而今换作我照顾她,这也让我恍然大悟,岁月虽然没在母亲脸上留上可怕明显的皱纹,但是母亲已经老了,而我也已长成需要照顾长辈的大人了。
一个朋友曾说起过对父母逐渐老去的绝望,那时尚不能体会,现在才深刻地感受到那是怎样的一种充满无力感的绝望。记得周国平在他的散文中也这样描述: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去路反而敞开了。子女对父母的爱,最刻骨铭心的也不是受了养育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在这种绝望中,父母作为无人能够保护的孤儿的形象,清晰的展现在你的眼前。
在父母面前,我只希望时光时光慢些吧。读《目送》,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