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奇闻>正文

“饭偶像”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拜金游戏。

澎湃新闻
2017-11-29 23:05:47

“偶像通过竞争成长,粉丝通过花钱参与”的“养成偶像”造星模式,像是一个巨坑。

通过对近20名SNH48少女组合粉丝的跟踪采访,展示了“饭偶像”的经济模式。正像一个粉丝所说:你自始至终知道她们唱得难听,但是为支持偶像人气不倒,不得不投入大量的金钱去烧“总选排名”。

几乎每场重复的现场表演,但还是有粉丝不断地花80元去现场,只怕自己的偶像的人气跌落;与偶像握手倾诉10秒钟的握手券,一张卖35元,有人一次花去180张握手券(6300元)聊了半个小时;决定偶像前途的“总选”,就是一场金钱拉力赛,集资、买碟、拆碟、输入投票码、投票、投票。2017年的总票数超过三百万张,金额超出一亿元;而粉丝们则没日没夜地在微博上写安利文、刷信用卡、找兼职,只为花钱烧起偶像的人气……

在“饭偶像”的过程中,有人两年花了近60万,还有刚大学毕业的粉丝两年里花了5万多。“饭偶像”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拜金游戏。

移动互联网时代,造星和追星领域也在完成业态升级。时间再倒退几年,恐怕谁都无法想象,一个才出道几年的明星18岁生日当天,粉丝会耗资2亿美元在洛杉矶等地开展全球首例粉丝SKYTYPING应援;一个还没有太多代表作品的“鲜肉”公布恋情,能引发微博服务器骤然宕机,引起霸屏级讨论。

以往的明星就是明星;现在有些新世代的爱豆,则是“互联网爆款产品”。从模式上讲,新兴的造星产业有着很强的“新经济”特征。它依托于互联网带来的低协同门槛和强大动员能力,也顺着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路径生成。

问题在于,与粉丝“饭偶像”对应的,是追星成本的大幅提升。购买握手券、聊天机会,就像早前的网络游戏的充值,明面上是游戏,实际上得烧钱,而连接二者的则是“疯狂”。

跟以往追星不同,如今的“真爱粉”们通过应援方式直接参与造星时,代价却是不断花钱,握个手、聊个天、投个票都得花钱。“饭偶像”产业链条,其实就是靠烧钱撑起来的,烧的是粉丝的钱,收割方则是背后的规则制定者和游戏操盘者。

看起来,这是你情我愿。问题是,那些“饭偶像”人群中,有太多是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当他们为了参与这场资本鼓动和操盘、唯有真金实银才能入场的偶像养成游戏,而透支了自身的精力和物力,还可能因此负债时,其负面影响是明摆着的,这显然不能只让那些无意识卷入游戏的学生埋单。

资本逐利,但当该行业沾沾自喜于把所谓的“新经济”“造星新业态”做大时,也不应忘了很多粉丝收入有限、无力承受被当韭菜一样频频收割的现实。对于把粉丝当韭菜割的“饭偶像”产业,也该被泼瓢冷水了。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吐槽评论